等身大的日本(184)在日本掀起熱潮的香菜

2017/09/1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如今掀起了空前的香菜熱潮。在泰國菜和中國菜餐館之外,將香菜用於各種菜餚的餐飲店也在增加,聲稱自己也喜歡吃香菜的人不斷增加。

 

香菜味的糖果

     在日本,與稱為香菜的説法相比,原封不動使用泰國語稱為「pakuchi」的人很多。在日本,與在中國餐館相比,在泰國餐館吃香菜的人更多,這是因為,香菜原本是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泰國菜一起進入日本的蔬菜。

 

      因此,對於日本人來説,就算説「香菜」聽不懂,但提到pakuchi卻知道是什麼意思。

 

      香菜的原産地是地中海沿岸。如今在世界150個國家銷售,屬於傘形科(Apiaceae)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被稱為香菜,在泰國被稱為pakuchi,在美國被稱為coriander。

 

      如今甚至産生了「pakuchist」這個新造詞彙,用以稱呼愛吃pakuchi的人。近年來,東京自不必説,地方城市的餐飲店和一般的(中等規模程度)超市也開始出售香菜,香菜成為明顯走進日常生活的存在。

 

      關於香菜熱潮形成的契機,存在各種説法。一種説法是,上世紀90年代的泰國菜熱潮時曾是女性白領(OL)的年輕女子如今成為主婦,在製作時尚的菜餚等之際開始積極使用香菜,進而使香菜得到普及。在更早食用香菜的泰國和中國,香菜是不用於主菜的屬於配角的蔬菜,但在日本,卻用於以香菜為中心的主菜。

 

香菜味的酒

      還有另外的説法認為,在從事食品相關調查和研究的名為「Gurunavi總研」的企業每年實施的「反映日本世態的今年的一盤菜」中,2016年香菜入選,進而受到關注。

 

      選入理由包括,?以作為佐料使用的香菜為主角的餐飲店不斷增加、?被香菜的香味和味道吸引的消費者增加、?大型食品企業的調味料、速食食品、零食點心等開始使用香菜,不僅是直接吃,商品化的機會也在增加、④符合健康意識、營養價值高、排毒作用和年輕化效果等受到期待。

 

      日本原來就存在蔥、蘘荷和紫蘇等日本傳統的佐料,但這些很少成為主菜。香菜在中國和泰國多起到佐料的作用,但在日本,則赫然成為主菜,各種料理被發明出來,知名度不斷提高,東京甚至出現了香菜料理的專賣店。

 


      其中有名的是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的「paxi house tokyo」。這家店開設于出現香菜熱潮之前的2007年。功能表上排列著羔羊肉炒香菜、香菜天婦羅{日式油炸食品)等獨創性料理約50種,結果一舉成名。日本全國愛吃香菜的人特意來到這家店。

 

東京都世田谷區的「paxi house tokyo」

      另外一家有名的是位於東京都中野區的泰國餐館「999」。這是正宗的泰國餐館,但因大量使用香菜而聞名。尤其是香菜火鍋要放入1桶的大量香菜。外觀很有趣,猶如一幅畫,在年輕人之間,香菜火鍋的照片開始大量出現在社交網路(SNS)上,生意非常火爆,有時甚至訂不到位子。

 

      現在,組建了全日本pakuchi協會,同時香菜愛好者的SNS也大量存在。雖然是很有特點的蔬菜,但日本有這麼多愛吃香菜的人,還是讓人感到吃驚。

 

      但是,感到吃驚的我本人也愛吃香菜。去吃中國菜和泰國菜時,不知不覺就會點大量使用香菜的菜餚。在日本人之中,有人認為香菜的「香味過於強烈」,因此敬而遠之,但受現在的熱潮推動,愛吃香菜的人在不斷增加。

 

      數日前,去我家附近的按摩店時,和那裏的店主(中國人)聊起香菜的話題。我説「愛吃香菜」,店主説「我家有香菜種子,送你一些吧」,結果給了我一些種子。

 

      在1年中隨時都能栽培,在目前在陽臺上種植的聖女果收穫之後,我也打算種香菜。從現在開始就期待著吃香菜。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