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194)超級愛吃炸雞塊的日本人

2017/11/2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人特別愛吃炸雞塊(日語為唐揚、karaage)。去過日本的人自不必説,即使在中國的日本料理店和日本式居酒屋(傳統小酒館),肯定也有很多人吃過炸雞塊。中國也有「油淋雞」這種食物,類似於日本的炸雞塊。

 

      在日語中用「唐揚、karaage」這個詞進行搜索,發現很多的網頁和報道都很火熱。首先是炸雞塊專賣店很多。從以炸雞塊為主菜提供的餐飲店來看,以東京為中心,掛出炸雞塊專賣店這個招牌的店舖數不勝數。

 

      經過不斷搜索,我發現了名為「日本炸雞塊協會」的主頁。正式名稱是「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唐揚協會」,2008年設立。

 

      在我的記憶中,日本掀起「炸雞塊熱」是在約10年前,這個協會似乎成立於那個時期。

 

      該協會非常認真地提出了「karaagenist」的定義。「karaagenist」直譯就是「製作炸雞塊的人」。或許可以稱之為炸雞塊專家。

 

      該協會正在致力於karaagenist的培育,所謂karaagenist指的是,「對炸雞塊具有深刻認識、心中具有吃過眾多炸雞塊的基礎上的方針、或能夠將美味傳遞給更多人的人物」。此外,要成為協會會員,需要接受協會組織的炸雞考試並考過,合格者將獲得協會頒發的特製名片。

 

      協會的主頁上介紹了有關炸雞塊的定義。所謂「炸雞塊」指的是「採用油炸的烹調方法。此外,指這樣製作出來的食品。在食材上撒上薄薄一層麵粉和澱粉等、然後用油炸出來的東西。一般來説,較常見的是雞肉的乾炸,還有魚、蔬菜和其他肉的乾炸」。

 

      確實如此。對於我們一般的日本人來説,炸雞塊是家常菜,是快餐店的常規功能表,是中餐,也是地方的知名料理。不愛吃炸雞塊的人少之又少。

 

      成為地方名産的乾炸食品是九州大分縣中津地區的「中津乾炸」。近年來迅速變得有名,如今中津甚至被稱為乾炸食品的聖地,有遊客特意從東京到中津去吃乾炸食品。

 


      當地2010年成立了「聖地中津唐揚之會」,將乾炸作為當地美食向日本全國推介。

      製作方法是「用油炸帶有醬油、生薑和大蒜等作料的雞肉」,雖然與一般的炸雞塊沒有明顯不同,但在當地,由於激烈競爭,乾炸不斷變得美味。

 

      被稱為中津最早的炸雞塊店的是,1970年(昭和45年)開業的「森山唐揚店」、以及同一年開業的「細川」。「森山唐揚店」不斷擴大規模,如今改為「中津唐揚總本家森山」這個名稱,還在東京開了分店,正日趨興隆。

 

      作為二戰後應對糧食短缺的對策,日本政府推動養雞業發展,炸雞塊原本是由此開始流行的料理。此外,還有説法認為,從滿州(中國東北)撤回日本的人像中國那樣炸雞肉,這是乾炸在日本普及的原因。「唐揚」的「唐」指的就是中國。

 

      這樣説來,過去,我的老家附近就有養雞業者,經常將剛剛下的雞蛋送給我家。雞肉和雞蛋如今都價格低廉,成為老百姓的家常菜。日本人從小時候起就熟悉炸雞塊,一直吃炸雞塊,因此乾炸愛好者才如此大量增加。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