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01)日本人退休後的日子
2018/03/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自我從中國回到日本後,基本上每年都會在母校開設的終身學習機構,召開一次有關現代中國社會的講座。今年的講座也剛剛順利結束,但每次都令我感到吃驚的是前來聽講人士的年齡層。
講座一般放在工作日的白天,是有工作的人很難參加的時段。一般幾乎是70到80多歲的老年人,今年甚至來了一位86歲高齡的行走不便的老奶奶。據説她從家到這裡往返需要4小時,但還是拄著柺棍兒前來聽講。
「過去到中國旅行的時候,喜歡上了那兒。我想更多了解中國,所以就加把勁過來了」,這位奶奶説。
我的講座是介紹「等身大的中國」(即「真實的中國」)。這位老奶奶的一句「真的很有意思」、還有聽課的老年人認真記筆記的樣子,這些對我來説都是最好的鼓勵。
我母校的終身學習中心開設了政治經濟、國際局勢、外語、歷史文化和文學等廣泛領域的課程,每堂課幾乎座無虛席。午間,在走廊和談話室裏看到的,大多是65到70多歲,甚至80多歲的中老年人。
日本厚生勞動省2018年3月9日發佈的數字顯示,日本人的「健康壽命」男性為72.14歲,女性為74.79歲。健康壽命指的是沒有健康方面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度過的人生時光。
在日本社會,從60歲到65歲左右,大部分人都會迎來「退休」。而上述健康壽命的數字意味著,很多日本人在退休後,還可以在大約10多年裏度過健康上沒有問題且自由自在的日子。
問題在於,這段日子裏要做些什麼呢?
![]() |
日本人被全世界諷刺為不辭辛勞的「工蜂」,甚至被批評為只對工作感興趣的「工作狂」。因此,在退休後感到不知所措的人也很多。
先看看日本人在網上諮詢的一些問題:
「我65歲退休,現在沒有工作可做,在家中閒著無事。如果有臨時工作也想去做,但如今這個世道沒有想像中那麼單純。一個人孤零零地,也不知道應該把什麼當作生活的意義。退休後,大家每天都在幹什麼?」(67歲男性)
「大家退休後都在做什麼呀?我今年62歲,已經退休。幾十年來一直持續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不知道今後該怎樣度過才好。我沒有太多的養老金和存款,也不能成天旅遊什麼的過奢侈的生活。已經退休的諸位,你們每天都是怎麼度過的呢?」(63歲女性)
從這些網上諮詢可以看出,習慣了工作的人士一旦離開工作後的困惑。
對於上述諮詢也有很多人給予了回答。
「我是67歲男性。退休後,熱衷於年輕時就喜歡的釣香魚。釣友也很多」
「我父親79歲,從退休直到最近,在附近租了塊田地,在種植各種蔬菜」
從年輕時開始,發現能持續一生的興趣,退休後就很少感到困惑。可見需要從年輕時開始做好準備。
像開頭提到的終身學習那樣,參加學習或發現新愛好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退休後,開始去文化中心的茶道培訓班。原本只是想找一起喝茶的朋友,但漸漸對陶瓷等産生了興趣,愛好的範圍明顯擴大了」
「我仔細做家務、養花、讀書。雖然喜歡獨處,但也和附近的朋友一起喝喝茶,或者找老朋友聚會(吃午飯、看戲、短途旅行)。我享受著退休前難以實現的海外旅遊(當然是和同樣退休的丈夫一起),還去當地區志願者,因為心想還能稍微替社會做些貢獻。一直以來都是忙於工作、育兒還有照顧父母,所以感覺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60多歲女性)
不過,壽命越是延長,不安也明顯增加。
日本60多歲、70多歲老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有哪些不安呢?來自網上調查的結果如下:
第1位 僅靠養老金能否維持生活
第2位 如今的儲蓄額是否夠用
第3位 如果需要護理該怎麼辦
第4位 配偶因癡呆症等需要護理時該怎麼辦
第5位 因患病和受傷而需要做手術和住院時該怎麼辦
僅靠養老金和存款能否維持退休後的生活,仍然是一個很大的不安。也可以説,晚年的不安就是金錢方面的擔憂。關於金錢,養老金自不必説,還要從年輕時起參加保險,積極做好準備。
雖然存在不安,但也有樂趣。日本人在退休之後尤其快樂的事情又有哪些呢?
<男性>
·旅遊志願者(72歲·男性)
·痛痛快快地享受以前就喜歡的登山(61歲·男性)
·考了摩托車駕駛證,馳騁四海(66歲·男性)
·盡情地玩從小時候就喜歡的塑膠模型製作(61歲·男性)
·打算重新學一次外語(67歲·男性)
<女性>
·參加志願者活動。此外,學習手工藝和英語會話等,朋友也變多了(66歲·女性)
·開始練書法,正在進行假名和漢字的練習(67歲·女性)
·夫妻一起到各處享受溫泉一日遊(66歲·女性)
·在喜歡的時間盡情泡在電影院裏(68歲·女性)
不論如何,數十年裏一心撲在工作上的日本人非常多。金錢的不安自不必説,隨著無工作可做,失去心理上的穩定是最可怕的。甚至有人在退休之後因長期憂鬱而導致壽命縮短。
過來人給出的下面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
「因為之前一直拼命工作,所以可以要把今後獲得的自由時間看作是來自上天的獎勵。試著這樣去想想怎樣。總之,要到外面去,要踏出一步。你的幸福晚年將從這裡開始。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我可能也應該開始做準備了。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