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22)中國孩子也流行看繪本了

2018/07/0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我每次去中國,都有幾個地方一定要順便逛逛,其中之一就是書店。4月我去了北京、上海、天津和杭州等地,當時順便逛了幾家書店,有了新發現。其中,去「西西弗」和「言幾又」等新的連鎖書店時感覺非常好,書籍齊全,內部裝飾也很時尚。

 

      這種時尚的書店越來越多地設置童書區域,出售給孩子們看的繪本、益智玩具和文具等。我觀察這類區域,突然注意到擺著很多日本白楊社出版的繪本。

 

      白楊社(蒲蒲蘭,poplar社)是日本的老牌出版社之一,尤其在童書領域獲得高度評價。白楊社出版了很多知名繪本,在日本知名度很高,10多年前正式開始在中國拓展業務。

 

      白楊社進駐中國的契機是1995年。白楊社當時的社長坂井宏先先生訪問中國,發現幾乎沒有繪本,他很驚訝,決心一定要推廣繪本文化。

 

      在那之前,中國就有「圖畫書」和「小兒書」等面向孩子的書籍,但都算是「學習」和「啟蒙」類的內容。其中的畫也是插圖性質比較突出,幾乎沒有像日本那樣以可愛的圖畫為中心的繪本。於是,白楊社打算將日本的「繪本」推廣到中國,2000年設立了北京辦事處。之後,又成立了當地法人,在上海和廣州也設立了辦事處。

 


      該出版社在北京和上海開設了繪本專賣店「蒲蒲蘭繪本館」。北京店位於建外SOHO地區,上海店位於上海高島屋,都受到生活在附近的家長和孩子喜愛。

 

 

上海蒲蒲蘭繪本館

     白楊社還出版翻譯繪本,2006年則首次出版了中國繪本作家的原創繪本。2007年,推出在日本大熱的《小熊寶寶》系列繪本,累計銷售1000萬冊以上。

 

      該出版社表示,「最近在中國,培育孩子內心和情感、有夢想的作品開始受歡迎。隨著社會變化,繪本的世界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以前,中國市面上多為平裝書,繪本也是平裝,但近來中國也和日本一樣,精裝繪本不斷增加。像歐美和日本那樣,中國人也逐漸認識到,繪本是應該愛惜地傳承給下一代的,越來越多讀者表示,「哪怕價錢稍微貴一點,也想買精裝的漂亮繪本」。

 

      在天津圖書館的童書區,我也看到了家長念繪本給孩子聽的場景。在書店,幼小的孩子也和媽媽一起挑選。這樣的場景可能以前就有過,而最近幾年感覺更加常見了。

 

      日本的書店很少有能坐在椅子上選書的,但在中國,人們有時坐在店內的地板上看書,有些地方還設有椅子。還有很多書店同時開設咖啡館,人們能夠從容選擇,這一點很好。

 

      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愛用電子産品,但據説很少有人閱讀電子版繪本。跟歐美和日本一樣,中國人也覺得繪本要通過「紙質書」閱讀,才能充分體會其精彩之處。 

 

      在日本,繪本的流行趨勢正在改變,比起歐美繪本作家,日本作家的繪本逐漸受到歡迎。希望今後中國也能像這樣,本國繪本作家不斷湧現,描繪出中國孩子的夢想。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