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19)多管閒事?日本人跑到國外打掃衛生

2018/07/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世界盃落幕,全世界媒體紛紛刊載了類似「2018俄羅斯世界盃有哪些留下深刻印象的場面?」的專題報道。

 

      自然,作為代表世界足球頂尖水準的球隊展開激烈角逐的舞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多的是球隊及球員等在綠茵場上的精彩表現。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媒體在報道中提到了比賽失利的日本隊離開後的更衣室。

 

      這在中國國內也一度成為話題,相關情況非常簡單地説是這樣的:

 

      日本隊在力爭史上首次闖進8強的與勁旅比利時隊的比賽之際,在最後時刻被對手上演大逆轉並遭淘汰。日本隊就此走完了俄羅斯世界盃之旅,但離開前的更衣室被清理得非常乾淨,感到驚訝的工作人員將此事通過網路傳播到了世界。

 

      「(在背負著比賽補時階段被大逆轉的懊悔情緒的情況下)日本代表隊向體育場的球迷表示了感謝,妥善應對媒體,將(更衣室和長椅)全部清理乾淨。此外,還留下了用俄語寫著‘謝謝’的便條」(工作人員的部落格)

 

      當然,不僅限於球員,這是由日本隊所有人一起完成的。不過,我對日本代表隊前主教練扎切羅尼的評論很感興趣。他表示:

       「(對於將更衣室清理得很乾淨)我沒有感到驚訝,反而是如果他們在不清理的情況下就離開,我或許會大吃一驚。讓我來告訴你們比賽後日本隊的更衣室會發生什麼。最先進來的球員會疊好穿過的衣服,擺在地板上。包括比賽上衣、短褲、短襪、乃至內衣這四種。之後的球員也會這樣做。換言之,這是對工作人員表示最大的敬意」

 

      也就是説,為了讓制服清洗人員的工作更加容易,球員們會預先將衣服分門別類放好。

 

      在本屆世界盃上,不僅是日本隊的更衣室。在比賽結束後撿起垃圾,將看臺清理得乾乾淨淨的日本球迷的身影也成為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場面。

 

      日本隊的球員吉田麻也在被海外媒體問及對球迷在比賽結束後主動清理垃圾一事的感想時表示:

       「日本有‘(離開時)比來時更乾淨’的説法。整理的漂漂亮亮,然後從這裡離開是(我們心中的)一種美學」。

 

      不僅是足球世界盃。

 

      在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颳起旋風的洛杉磯天使隊的大谷翔平的一舉一動也正受到關注。

 

      其中,鞠躬和愛乾淨被評價為很像日本人。

 

      例如,打出本壘打,回到替補席後,大谷會和隊友握手,並鞠躬表示感謝。過於具有日本特色的鞠躬因被認為「很可愛」,而在全美國成為了話題。

 

      另外,還有這樣一個場面被錄影機捕捉到。那是坐在替補席上的大谷。

 

      在大聯盟的替補席上,據説其他球員會將嚼過的口香糖和瓜子殼(我才知道美國人也愛嗑瓜子)吐在地上。而在一旁的大谷手裏拿著用過的紙杯,將口香糖和果殼吐到裏面。

 

      對於日本人來説,將廢舊紙杯當做簡易垃圾桶使用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三年前,返回日本的我曾在各種場合感到困惑。

 

      例如在麥當勞。在日本的麥當勞,吃完之後,需要自己去扔垃圾。不僅如此,扔的時候還很麻煩。喝剩下的飲料要倒進飲料專用垃圾桶,還必須按照塑膠類(飲料瓶蓋、吸管類)和紙製容器(漢堡包等的容器)仔細地分類投棄。

 

      走進健身房也讓我吃驚。

 

      不管是健身室還是更衣室,因為自己出汗等弄髒的地方要自己擦乾凈。在使用電吹風的區域,吹完之後,掉落的頭髮等還要全都弄乾淨之後再離開。

 

      在日本的這些場所當然都配有負責清掃的工作人員。

 

      順便説一下,在前些日子參加的爵士舞輔導班,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用拖布擦去了地板上的汗。還一邊説「自己的汗要自己擦」。

 

      日本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習慣呢?

 

      有説法認為,是因為學校教育。在日本的學校,除了大學之外,幾乎全部都有專門的「掃除時間」。一般在午餐時間(學校配餐)或一天的課程全部結束後,全校學生會一起開始掃除。

 

      掃除是如何進行的呢?

 

      挖出我很久以前的記憶,首先應該是響起提醒大家到了掃除時間的廣播,然後播放掃除時間的背景音樂(BGM)。於是,所有人都將課桌和椅子挪到教室的後面位置,掃地,擦地。關於是用水擦還是打蠟,似乎因學校而不同。

 

      不只是教室,教室外的走廊也按班級分配。音樂室、理科室、圖畫室、以及教職員工室也通過輪流的方式進行清掃。

 

   


   也不僅限於學校。作為一項暑期活動,日本的孩子們早上會一起參加清掃本地區的公園。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們懂得自己使用的公園要自己清掃,這種做法始於我上學的時代。我還記得,掃除後獲得的冰淇淋很有吸引力,所以我一直堅持參加。

 

      掃除還是一種修行。

 

      在日本禪宗的代表性寺院「永平寺」,作為重要的修行之一,至今仍不分年齡和身分參加掃除。其中,被稱為迴廊掃除的抹布擦拭很有名。1年365天,每天一大早,修行僧侶就從正殿到山門,一路動作麻利且仔細地擦拭地板。

 

      奇妙的是,希望讓公共場所變乾凈的行動不僅限於日本國內。似乎只要是自己要去的地方很髒,日本人就會非常在意。

 

      例如在法國。

 

      巴黎的街道很髒,按日本人的標準來衡量,簡直難以忍耐。

 

      對於巴黎市民來説,或許認為這是「多管閒事」,但聽説東京的旅遊公司等甚至向巴黎派遣了清掃人員。據説,尤其在作為旅遊勝地備受歡迎的埃菲爾塔和夏悠宮的附近街道,他們會撿拾垃圾。

 

      下面這件事發生在2017年台灣舉行「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時。

 

      據説,在位於台灣新北市的奧運村附近的公園,有人看到了帶著掃帚和垃圾袋的年輕人正在掃除的情形。似乎有人把他們當成「清掃人員」,但這些年輕人的後背上寫有「JAPAN」的文字。據説好像是日本男子足球隊的成員。並沒有任何人提出要求,而是他們主動參加打掃。雖然他們並沒有就此特別表態,但我感覺這是他們對舉辦地的一種感謝。

 

      對於日本人的這些行為,當然也不只是稱讚。即使是針對世界盃時球迷撿垃圾的行為,也出現了剝奪清掃人員工作的批評。對於來到外國參與打掃衛生,正如前面提到的,甚至有人認為是「多管閒事」。

 

      但是,為何日本人對掃除樂此不疲呢?

 

      對於不愛打掃的我來説,説實話也有很多難以理解之處。

 

      但是,打掃過的地方令人心情愉快,更加重要的是內心和頭腦都會變得清爽。

 

      在中國租房子時,房産仲介對我説:

      「房東都喜歡租給日本人。這是因為,在搬走時,日本人會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恢復到和入住時完全一樣的狀態離開」。

 

      雖然也存在批評,但我認為這是好習慣,因此,大家即使認為這是多管閒事,也請寬容地看待。

 

      可喜的是,關於日本代表隊在世界盃時清理更衣室,中國球隊似乎也迅速加以效倣。(中國媒體報道了這樣一條消息:上港效倣日本隊清理更衣室 留紙條感謝魯能接待)

 

      這是一條令人感到溫暖的消息。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