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14)華為讓日本人認識到自己工資很低
2018/06/2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如果是中國人,或許100%知道華為的存在。但在日本,直到最近,幾乎很少有人知道。華為突然在日本名聲大噪是在2017年秋季。當時,在求職資訊雜誌上,華為日本法人刊登了招聘廣告,對應屆畢業生給出了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萬元)的月薪,金額之高令日本人也感到驚訝。
如果更詳細地解讀華為的招聘廣告,從工程師的月薪來看,應屆本科畢業生為40.1萬日元,碩士畢業生為43萬日元。據稱,除此以外每年發放1次以上獎金、「帶薪休假消化率50%以上」、「週末和節假日全部休息」,各種社會保險完備,還有退休金制度。
![]() |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顯示,2017年日本大學畢業生起始工資平均為20.61萬日元(約1.2萬元),碩士畢業為23.34萬日元(約1.37萬元)。正是這一與華為的差距令很多日本人大吃一驚。
這甚至可以稱得上「華為衝擊」。
以此為契機,日本人才知道, 「日本人的工資比其他國家低!」
似乎不只是大學畢業生的起始工資。
據2017年的數據,世界平均年收入排行榜首位是瑞士,達到9.5002萬美元。前7位都是歐洲國家,美國排在第8位,為5.7139萬美元。日本屈居第18位,僅為3.7998萬美元。
如果將日本與第1位的瑞士比較,平均年收入的差距達到2.5倍以上。
還有另一個數據,瑞士的平均勞動時間全年僅為1590小時,但日本達到1713小時,多了123小時。也就是説,日本人以低於其他國家的工資,創造了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3大規模的GDP。
為何日本人的工資這麼低呢?
又為何日本人即使拿著相對較低的工資,仍勤勉地工作呢?
作為日本人工資低的理由,經常被提及的是終身雇用制度。
在日本,如果以應屆畢業生身份被錄用,到退休之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屬於普遍情況,因此工資也根據年功序列(論資排輩)和年齡而不斷提高。
另外,一旦被錄用,通常不會輕易被解雇。
即使在工作上拿不出成果,也不會立即被炒魷魚,充其量被安排到閒職上。(在日本,將這種情況稱之為被驅趕到窗邊的窗邊族或左遷等)
此外,福利待遇也很充實。
福利待遇非常重要(經歷過「大鍋飯」的各位中國讀者或許非常清楚這一點),除了員工食堂等午餐補助、職工宿舍等住房補助之外,交通費補貼自不必説,還有育兒津貼和健康保險等,即使月薪較低,也基本不會受生活來源困擾(企業這樣説),這樣的制度已經完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將這些津貼換算為金額,相當於薪酬總額每月增加11萬日元(約6400元)。
如果是大企業,退休後也高枕無憂。退休金制度也很完善,如果持續工作到退休,不但能獲得一大筆錢,還有退休後的企業養老金,基本不用為生活來源犯愁。
一方面,雖然工資較低,但具有穩定性,能夠維持一定水準的生活。稱得上鼓勵長期工作的制度。終身雇用制換句話説等同於「穩定性」。
從企業一方來看,由於「即使公司業績惡化也不輕易裁員」、「在福利待遇等方面花費了資金」、「員工退休後還要提供照顧」……,因此難以支付更高額的工資。
在了解到日本人的工資其實低於其他國家這一事實的同時,我最近還認識到日本是「reasonable(便宜的意思)」。
從我們普通日本人的角度來看,日本工資又低物價還高。但當看到訪日外國遊客在日本買東西時連聲驚呼「好便宜!」、「好划算!」等情況之後,日本人也開始感覺實際上並非如自己所想的那樣。
尤其是看到中國遊客認為「日本什麼東西都便宜!」,並進行「爆買」的情形,很多人開始覺得日本的物價或許出乎意料的低。
例如午餐。在日本,花費500日元(約29元),就能吃上一頓感覺還不錯的午餐。但在歐美,如果只花5美元或5歐元左右的話,可能很難吃到像樣的東西。
也就是説,只要物價並不太高,即使工資低,也還能「過日子」。
另外,在日本,工薪族一直被稱為「不表達意見的人」。
即使工資低、加薪被拒絕、獎金低、沒有加班費和節假日上班補貼,日本的工薪族仍會毫無怨言地默默工作。
非但如此,日本的工薪族反而會認為「工資低是因為公司沒有太好的收益。必須為公司拼命工作才行」。他們會因為這樣的使命感而燃起鬥志,更加努力地工作。
就像這樣,日本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可能也是造成工資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近年來,由於日本政府提出的工作方式改革的方針,日本人改變以往對工作的看法和認識的氛圍正在加強。或許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華為衝擊」給日本帶來了重新思考工作和工資的良機。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