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42)「買房」是日本人的終極夢想、需要哪些步驟?

2019/01/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各家電視臺會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分別播出連續劇的新作。在播出結束後公佈收視率排名理所當然,但其實在開播前,也會有一份排名會公佈。那就是「電視劇期待度調查」。2019年冬季電視劇基本上已播出首集,相關收視率也已出爐,但還是先讓我們看一下期待度的排名。

 

      第3位 《警察之家》(日語名<メゾン·ド·ポリス>)

 

      第2位 《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

 

      (<3年A組─今から皆さんは、人質です─>)

 

      第1位 《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家売るオンナの逆襲>)

 

      《警察之家》講述的是,剛當上刑警的主人公造訪退休警察居住的合租住宅,不斷和一批稍帶怪癖的大叔們共同解決一個接一個案件的故事。

 

      《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則是在一所特別的中學發生的事。這是一部校園推理電視劇,故事講述的是在畢業10天前監禁學生們的教師的充滿謎團的行動,主演是當紅的日本男演員菅田將暉。

 

      最受期待的則是《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這是已經系列化的熱門節目。演員北川景子飾演的女主人公是房地産公司的天才推銷人員。她能切中要害地看透客戶們面臨的問題,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漂亮地銷售符合需求的房子,是一個看後令人感到痛快淋漓的故事。

 

      主人公比別人加倍認真地投入到「賣房子」的工作中去的理由很了不起。被別人問到時,她一般回答「是為了掙錢」,但實際上「是因為曾有過無法償還貸款而房子被沒收的經歷,所以拼命工作讓自己可以擺脫這一心理陰影」。

 

      中國的各位或許也有同樣的想法,但對日本人來説,「買房子」或許就和人生一樣重要。買房子在日本被稱為「人生最大的消費」、「終極的夢想」、「工作的目的」等等。工作順利的話自然就會買房子,而遭遇失敗則將被迫賣掉房子。正如《賣房子的女人》中的主人公那樣,有過因父母在事業上失敗、房子被奪走的痛苦經歷的孩子很多。

 

      關於對「房子」的詮釋,日本人和中國人似乎相似,但也存在微妙差異。

 

      中國人通常在年輕時買房子,但日本人則不一樣。可以説,日本人伴隨人生的各個階段,住處會不斷改變,終點則是「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一般過程大致如下:

 

      學生時代住在房租低廉的出租住宅裏。如果是首都圈,每月房租的一般行情接近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800元)左右。

 

      之後是就職。在屬於單身的新員工時期,一般會選擇檔次比學生更高的出租住宅居住。在首都圈,需要10萬日元以上(約合人民幣6000元)。

 

      然後是結婚。在有孩子之前,住出租住宅或購買3DK(相當於中國的三室一廳)的公寓。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在需要兒童房之際,日本人會考慮購買獨門獨院的單幢住宅。到這個時期,父母也到了高齡,將産生與父母同居或選擇可供父母及自身兩代家庭同居的住宅的必要性。

 

      雖然我難以理解,但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説,「買房子」似乎可以理解為是「蓋房子」。

 

      我曾參加過日本大型房地産公司的觀摩會。內容是走訪入住新建住宅的家庭,並詢問各種問題。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可以從側面感受到房子主人「對房子的細緻追求」,非常耐人尋味。

 

      可以看出,起居室和餐廳充分體現出一個家庭的情況。以我實際參觀的一戶家庭為例,起居室和餐廳在整套房間裏面積最大,從起居室能一眼望到院子,確實感覺非常舒適。作為家人聚集的場所,這戶人家進行了精心設計。

 

      兒童房則是採取適合學習的設計,雙方父母到來之際的客房準備了能令老年人放鬆的空間。

 

      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自從建起這座房子起,每天都期待早點回到家」這一主人説的話。作為人生最大一筆消費,自然希望買的房子是最盼望回的家。

 

      那麼,在日本買房之際,一般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呢?

 

      對於買房來説,中國和日本沒有明顯區別,但日本情況如何呢?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基本的流程。

 


      1.資訊收集

 

      如果打算買房,首先要學習。

 

      希望居住的地區有哪些房源?都以什麼樣的價位出售?買房需要首先需要從掌握行情開始。

 

      2.諮詢和看房

 

      如果發現「想親自去看」的房源,就要先諮詢。

 

      新建高級公寓需要去看樣品屋,而如果是二手或獨門獨院的單棟住宅,就要實際到現場看房。

 

      3.縮小範圍

 

      收集大量資訊,反覆看房,然後縮小範圍。

 

      4.申請購買

 

      如果遇到自己真正想買的房,要先提出申請。這是談判開始的程式。新建住宅等很多時候需要交納2~10萬日元左右作為「申購保證金」。

 

      5.住房貸款事前審查

 

      如果購買的想法確定下來,在提交申請的同時一般還要接受住房貸款的事前審查。能否獲得住房貸款?能貸款多少?這些都要接受金融機構的事前審查。如果無法通過,將難以簽約。

 

      6.重要事項説明和合同書的確認

 

      關於房子和合同內容,應認真加以確認。

 

      7.合同書

 

      接下來是正式簽約。簽約後如果因買方的問題而解除合同,買方將損失簽約時支付的押金,因此有必要慎重對待。

 

      8.住房貸款申請

 

      如果賣買合同成立,需正式辦理住房貸款申請。

 

      9.檢驗房屋內部

 

      要檢驗完工的建築物的狀態。認真確認建築物的狀態和品質是否與合同存在出入。

 

      10.結算尾款

 

      支付從購買價格中減掉保證之後的全部金額。如果尾款的支付得到確認,將進行房子的交付。

 

      11.交房和入住

 

      如果住房貸款的結算完成,將是交房和入住。關於交房,除了拿到房子的鑰匙之外,還要進行房地産所有權轉移(新建的建築物為所有權保存)登記。在入住的第二年,可通過納稅申報單申請抵扣住房貸款。

 

      以上是在日本買房的基本流程。非常繁雜。

 

      順便説一下,我目前由於要照顧高齡母親的緣故,住在父母房子的一個房間。這是父母親在東京購買的第4套房。也就是説,我父母完成了四次人生中最大的

 

      消費。不過,我還一套也沒有購買,和父母相比,好像顯得很沒有出息。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