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74)日本人關於西瓜的回憶
2019/07/1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 6月,我在上海和中國朋友一起去了水果店「百果園」。百果園是在中國經常能看到的連鎖水果專賣店。朋友買了半個西瓜,花了45元。在我這個日本人看來,這個價格非常便宜,但這位40多歲的朋友略帶抱怨地説,「西瓜的價錢變貴了,和過去沒法比」。
![]() |
儘管如此,朋友仍然常常買西瓜,在家和丈夫兩個人一起吃。日本也有很多人愛吃西瓜,但由於又沉又大,很少有人購買半個或整個西瓜。多數人應該是買切得薄薄的5片裝、3片裝的小包裝西瓜。在上海,如果走進高端超市,同樣有切得很薄的打包的西瓜出售,但朋友説,「太貴了,而且不新鮮,不會買那種切好的西瓜」。
進入「百果園」時我也發現,中國的水果和日本相比十分便宜。而且一個個都很大。在購買時也是一次買很多。
不過,日本人説起來已經有比較長的時間不怎麼吃水果了。這是因為,正如在日本生活過的中國人也常感嘆的那樣,日本的水果價格確實比較高。
正當我覺得在日本和中國人們對水果的認知有所不同時,在網上發現了題為「日本人愛吃的水果排名」的報道。那是日本網路調查公司「My Voice」於2016年以1萬名日本人為對象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人愛吃的水果排名前5位依次是草莓、桃子、梨、柑橘、蘋果。
近年來,講究甜度、吃起來方便的水果和送禮用的水果越來越受歡迎。不過,如果僅限於50多歲以上的人群,最愛吃的水果還是西瓜和香蕉。看了這個調查結果,我回想起在小時候,的確經常吃西瓜和香蕉。
我回到日本之後,向日本的朋友講起了上海的西瓜,和我年齡相倣的朋友們也説起了一些過去令人懷念的「小時候有關西瓜的回憶」。例如在1980年代,日本的家庭一到夏天就會買一整個西瓜,作為送給朋友家的禮物,裝進西瓜專用網兜和用帶子編制的容器裏,拿著西瓜去串門。
在家吃西瓜時,把西瓜裝進大盆裏,不斷衝自來水使之變涼,然後和家人一起吃,等等。還有很多人吃的時候會往西瓜上撒鹽。如今,西瓜幾乎已從日本的家庭消失。
對於比我年長的人來説,香蕉曾是「生病時吃的奢侈食物」。而今,在日本能以最低價買到的水果就是香蕉,但過去香蕉很貴,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吃到。
這樣想來,日本人對水果的意識在最近約40年裏發生了很大變化。
今後,在中國,水果的消費也有可能不斷發生變化。或許不會出現像日本人那樣顯著的「遠離水果」的現象,但如果少子化加劇、家庭人數減少,像現在這樣購買整個或半個西瓜的機會也會減少吧。
受到在上海和朋友一起買西瓜的事情激發,令人懷念的日本有關西瓜的記憶復甦了。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