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68)為了不讓女性失望!在居酒屋請注意十大行為

2019/08/0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我居住的住宅區,有一家口碑很好的鮮魚商店。新鮮而美味的食材很多,母親經常在這裡買生魚片和魚回家。

 

    這家店的老闆後來開起了直營的居酒屋,如今竟然成為在東京都內擁有多家店舖的知名店。尤其是開的第1家店,屬於很難預約到位子的人氣店。而且令人吃驚的是,顧客的一半以上是外國人。據稱,該店的介紹被刊登在歐美的日本旅行指南上,被評價為「在東京一定想要去的店」。

 

    備受外國人追捧的日本居酒屋到底是什麼樣呢?

 

      日本的居酒屋是在其他國家看不到的、形式稍顯獨特的小酒館。不分日式和西式,都提供種類豐富的酒,同時菜餚也精益求精。與歐美的酒吧(bar)和酒館(pub)相比,可以説功能表更為豐富。

 

    不僅是外國人。居酒屋當然也深受日本人的喜愛。無論是職場聚會還是朋友間小酌幾杯,或者男女朋友的約會,這裡都會成為選項。

 

      與法國餐廳等相比,能輕鬆前往這點是主要的吸引力,因為心情放鬆所以容易展現「本來」的自己,因此讓周圍的人大失所望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女性們在居酒屋裏經常會仔細觀察男性們的行為舉止,所以需要引起注意。

 

晚上在居酒屋喝酒的人們(本圖與文章無直接關係

    在日本最近發表的網路調查中,有一份名為「有關居酒屋約會的意識調查」。其中列出了「在居酒屋裏女性討厭的十大最差行為」,也就是只要做出這樣的行為、就會讓女性大失所望的排行榜。(「有關居酒屋約會的意識調查」 Research plus)

 

    在居酒屋裏,令女性討厭的男性的行為、即十大最差行為如下:

 

      第10位 在不問對方想吃什麼的情況下就點餐。

 

      「希望充分傾聽對方的偏好」

      「不要一個勁點肉類等自己想吃的東西」

 

      第9位 要求一文不差地均攤費用。

 

   飯量小、不喝酒的女性似乎對此尤其感到不滿。

 

      「男性吃得更多,女性為什麼要為他們吃的東西付帳?希望他們自己吃的東西自己付錢」(29歲)

      「就算1次也行,希望(男性)顯示全部自己來付的態度。希望至少能多付些」(29歲)

 

      但是也有女性表示「不喜歡對方請客」,在女性們之間,有贊成與反對兩種意見,但對於精確到1日元的AA制,似乎大部分女性都感覺厭惡。

 

      第8位 點完菜後,過一會又取消。

   

      「取消已點的菜是缺乏對店家的顧及,感覺這是不會以對方立場考慮問題的人」(20歲)

 

      並列第8 (男性自身)往醉裏喝。

 

    「今天不醉不歸~!」這個説法經常能聽到,但與喝到爛醉相比,意思不同。

 

    下面是第6位以下。

 

      第6位 認為女性為大家分餐(按分分配菜餚)是理所當然的。

 

      「對方採取猶如上個時代的態度,很不爽。感覺大家各自隨意的撿自己想吃的那份更輕鬆舒服」(21歲)

 

      第5位 就餐時,總是吹噓過去或發牢騷(説話時不看對方的反應)

 

    如果是談戀愛這種關係還好説……。

 


      第4位 就餐時一直擺弄手機。

 

   這是絕對不行的!即使是家人也不能允許。

 

      「如果吃飯時一個勁看手機,會感覺還不如1個人吃」(21歲)

      「對於缺乏愉快地用餐這一前提的人,甚至無法産生戀愛感情」(25歲)

 

    下面是最差行為的前3。

 

      第3位:結帳時看到金額露出厭惡的表情

 

      那個金額本應是快樂時光的代價。

 

      「即使是超出預期的金額,支付時也要裝作若無其事」(21歲)

      「如果不想付帳,請別喝」(24歲)

 

      瀟灑結帳的男性顯得很帥。

 

      第2位:強迫別人飲酒

 

    日本過去就有那種「聲稱不喝不行」的大叔。

 

    最後,令人意外的是,首位竟是下面的行為。

 

      第1位:對店員顯示出傲慢的態度

 

      「看到對店員的傲慢態度,感到他是只會在這種場合耍威風的人,感到可恥」(26歲)

      「對店員,希望至少使用敬語」(25歲)

      「能自然地説出‘謝謝’等的人很棒」(29歲)

  

    我本人獲得很多參考,反過來説,要看到一個人真實的一面,或許去居酒屋是最好的。

 

    各位男性,請多加注意!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