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287)心安處
2019/10/0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台灣最近翻起一陣日本洋食,昭和風的熱潮。我的朋友最近都很愛帶我去那種地方。
咖哩店,咖啡室,刨冰店,都很愛用昭和風味做包裝。
原因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八十後出生的台灣人,對日本文化身份認同有一種很複雜的認知:日本曾經佔領台灣,推行皇民化教育,要台灣人把漢名轉成日名。教台灣女性學日文,這些故事,都在台灣的近代史著書中,有被提及。
日本的洋食,有什麼特別呢?在台北,不論是市民大道,或是台北車站等等繁華的地區,都有一些以「日式咖哩」做主持
![]() |
的小店。一碟飯大概200~350台幣不等,不算是便宜的東西,但都有很多人喜歡。而有些咖啡店,不選用「咖啡」這個現在比較常用的漢字,而用「珈琲」,即王字部這個字做招牌,也是希望提供「日式感覺」,作為招徠。更甚者,有些臺式料理店,很多時介紹都會使用到「和屋」作為招徠:這家店是幾多幾多年前的和屋改建,那家就是什麼什麼時候日治時代的官辦等等。
所謂國民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的孕育元素,叫愛國心。即你有愛你祖國的責任。事實上,這件事也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難做得到。人非草木,與生俱來就有父母。父母是什麼國家的人,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一定會受他們的影響。那麼,只要那個國家的政權,不會平白無事的對那個國家的人做不好的事,愛國心是不需要「培育」,都會出現的。正如那個男生,又年輕又富有又高大還有八塊腹肌而且你專一,愛他都很合情合理吧?再者,只要包裝得宜,任何事情,都可以變成一種孕育愛國心的養份。把「騎馬舞」轉到全世界的南韓歌手Psy,他得到全世界的目光之時,他都會在南韓的電視節目説:「我很愛吃泡菜,即使我在不同的地方表演,都想吃泡菜。」難怪,就有新聞報道過,有南韓遊客去日本的商務旅館的熱水器煮泡菜麵令那些熱水器不能再用了。
在日本,國民教育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娛樂。小時候,我很愛追看的電視節目《SMAP X SMAP》,總是很喜歡把「去過太空」的太空人,送上他們的煮食環節。而問那些太空人想吃什麼的是時候,他們總是會選「最日本」的食物。蕎麥、飯糰、面豉湯。沒有人會回來的時候會説「我想吃意大利麵」、「我想吃中華冷麵」等等的東西。是最直球,最王道的和食。説到底,鄉愁是遊子最後的錙。有些女人窮一生精力都想找一個歸宿。相對我城其中一個最有錢的人,用「此心安處是吾家」、「我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以表心跡。家是什麼,倒是三言兩語難以論述的課題了。
![]() |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