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往外跑的慾望

東京眼(282)往外跑的慾望

2019/08/29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我的日本朋友都不會想去國外旅行。而常去國外旅行的日本人,好像都有一種被歧視的感覺。

 

      説被歧視可能是嚴重了。總之,你週末的時候去坐飛機,就好像做了一件很難以致信的事。像我這種因公因私而一個月幾乎都坐兩次飛機的人,對我的日本朋友而言,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聽上一代的日本人説,如果他們跟同僚説他們去南韓,就會被人家當他們是去「慾望之街」。現在「慾望之街」的位置,就被澳門搶佔了。如果你去曼谷,越南這些地方,而不是跟自己的異性戀伴侶去,當然也會成為公司同事的話柄。大抵就是,要麼就是做一些在居住處不敢做的事,不論是抽水煙,去夜店,用錢買一夜的朋友或是其他有的沒的,只要把在國外的放縱或風流韻事留在國外,what happens in vegas stays in vegas,不要問不要説一切盡在不言中,是大人的禮儀。

 

      只是,回過神來,為什麼我們會想「逃出去」呢?香港人去旅行去得很兇。只要你去週五晚上的機場,不難發現登機大堂總是鋪滿了人,大家都想在週末的時候去台北或曼谷喘一口氣。有些朋友,瘋起來,就會選兩個小時的沖繩或是三個小時的九州。北海道札幌要五至六個小時加上冬天的時候有大雪萬一飛機飛不了要回香港上班也不方便。所以,大家大多往台北或曼谷跑。週末的西門町和Siam Center 聽到廣東話的頻度,比在尖沙咀、九記牛腩或是澳洲牛奶公司還要高。我的朋友好像都不太在香港買東西和消費了。藥妝用品就一定去東京或大阪的大國藥妝或是唐吉訶德,面膜這東西就好像在台北感覺會比較好買。當然,台北還是有很多奇形怪狀的餅食,小甜點,甚至是洗髮乳,香皂等等的東​​西可以買。而曼谷嗎?我的家人就總是著我去曼谷找一些特定品牌的驅蚊膏藥、止咳藥,助眠藥,還有喉痛糖。更過份的朋友,連菜蔬,調味料,水果,他們都會在日本採購。兩星期去一次,倒也是可以的。更不要説,我有一些學生,大學入學後,就沒有在香港理髮。他們都坐廉航,去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感受日本salon 的威力。

 

      究竟是發生什麼事,香港人會這樣喜愛往外跑?

 

      暑假完結之前,我跟學生A在東京吃飯。畢業後,他在香港工作三年左右吧?然後,覺得有點不適合,壓力太大,得了抑鬱,於是把心一橫,把三年的家用交到家人手中,就去了東京工作假期。一年之後,就轉到了倫敦。現在,又回到東京了。總之,他就是不想回到中華語圈的地方工作。性格問題而已,不是那個地方比較優秀,只是文化的分野,令他決定要流放在外。那天吃飯的時候,他説:「我在倫敦的時候,沒有想過去旅行。那時候感覺是很好的。上班,下班的時候就做點菜,有時間就跟朋友見見面,然後就一個月。沒有賺那麼多錢,但你花的錢也不會特別多,所以夠用就是。反之,我在香港工作的時候,總是在想一個月去一次旅行。回港的時候已在打點下一次旅程。總之就是想跑出去。後來你發現,原來你不想去旅行,即代表那個地方,是很舒服,你很想留下。」

 

      根據調查,日本的護照,是全球最多免簽待遇的護照。可是,日本人擁有護照率只有23.7%,根據2018年的數字, 日本人總出國人數為18,954,031。

 

      跑出日本的人,都是被流放的嗎?還是跟日本文化合不來的人?抑或是,其實主流的日本人都覺得,不需要往外跑,日本就是很舒適,很可生存的地方?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2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