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89)怎樣翻譯日本新冠肺炎防控措施中的「要請」一詞?

2020/03/1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日本的新冠肺炎蔓延局勢日趨一日地嚴峻起來,相關的防控措施的力度也逐漸地加大。

 

      首先2月27日作出了中小學及高中從3月2日開始臨時停課的決定,緊接著3月5日又作了實質上不接受來自中國和南韓訪客的決定,即從3月9日起暫時取消日本使領館給中國和南韓訪客已發放的簽證的有效性。對香港、澳門、南韓則暫時取消免簽入境待遇。日本政府要求中國和南韓遊客克制來日。伊朗也被列為新的入境限制對象國家。

 

安倍「要請」學校停課(2月27 日)

      迄今為止,中日韓之間從未採取過這麼嚴峻的措施,可見阻止新冠肺炎蔓延的防控作戰已經進入了一個極其關鍵的時間節點。

 

      不過,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儘管局勢如此緊張,但是日本政府和安倍晉三首相在發表這些措施時,使用的一個表示政府方面意志的日文詞彙卻是「要請」,翻譯成中文就是低姿態的「請求」「懇請」,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要求」,更不是不容置疑的「命じる」(命令)。安倍首相甚至還擔心日本國民誤解,特意強調對小學及初高中所作出的臨時停課的決定「不是強制性的,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應。」

 

      實際上也確實有不聽政府指揮的地方政府。比如,栃木縣茂木町在接到中央政府發出的臨時停課的「請求」後,作出了5所町立學校從3月10日起臨時停課的決定。但是,隨後接到家長們的反對意見以及覺得讓孩子們不上學扎堆到保育園反而更加不好,又撤除了這個已經發出的臨時停課決定,改為繼續讓孩子們上學。

 

      而以製造行業的中小企業居多的群馬縣太田市則先是覺得臨時停課給家長及企業造成的負擔實在太大,便決定不放假,讓學生繼續登校上課。而後發現保育園有工作人員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這才意識到防控局勢嚴重,於是再撤回繼續上課的決定,改為接受中央政府提出的臨時停課的請求,從3月9日放假到3月26日。

 

      我想如果日本政府在發佈防控措施時,斷然使用的語氣強硬、力度十足的「命令」或「要求」一類語言的話,就不會出現栃木縣茂木町及群馬縣太田市這樣不聽指揮的情況了。

 

      而日本政府之所以採取語氣相對軟弱、力度明顯不足的「要請」一詞,既有法律層面的考慮,也有日本特有文化因素使然的原因。法律、政治層面的考慮等問題,本文暫且不論,我們先從語言和日本特有文化因素角度來看一下為什麼會採用「要請」這樣一個低調、低烈度的詞彙的。

 


      《新明解國語辭典》對「要請」這一動詞的解釋是「這是必要的,所以請求你應該如此去做」。可見使用這個動詞的前提裏,隱藏著「這是必要的」這樣一個發話者和受話者都持有的共同認識。在這樣一個「以心傳心」的語境裏,一個表示「請求」「懇請」之意的「要請」已經完全可以起到了「要求」或「命じる」(命令)的作用了。

 

      如果從日文的語感力度來看,「命じる」(命令)為100分的話,那「要求」就是90分,「要請」則是85分。而在中文裏「命令」也是100分的話,那「要求」就是90分,「請求」則只有60分了。所以,中文媒體在報道這些消息時,基本上都將「要請」翻譯成意思、語感力度最相近的「要求」了。

 

      這樣翻譯從傳達語感力度角度看,確實無可厚非,但也還是留下了遺憾,因為那種以心傳心的共識語感就沒有了。這也許就是翻譯工作的遺憾,很難把原文原汁原味地、100%地傳輸到另一種語言環境中去。

 

      出於好奇,我在google翻譯上查了一下google 是怎麼翻譯「要請」的。一查,不禁愕然。google 把「要請」翻譯成中文的「索取」了!這簡直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啊!

 

      於是,更加好奇地查了其他幾個翻譯軟體,小牛翻譯譯為:請求,要求;微軟翻譯:要求;百度翻譯:要求;有道翻譯:請求;雲譯:請求,要求;新譯:提出要求,邀請。

 

      對這些翻譯軟體怎麼打分,這項工作就交給讀者吧。這就當作是我的「要請」或「索取」。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