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00)日本豐川市讓中國歸還口罩的是與非
2020/04/1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1月份,在中國剛發生新型冠病毒疫情時,我和許多日本人一樣,因為擔心中國朋友的安危,給他們發去了問候。
「還好吧?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寄口罩過去嗎?」
一個半月之後,我反而成了中國朋友問候的對象。
「還好嗎?有什麼困難沒有?需要寄口罩給你嗎?」
的確,日本口罩短缺的情況很嚴重。我手裏的存貨也越來越少,甚至到了想要挑戰手工製作口罩的地步。因此,對於日本某市最近做出的一個舉動,背後的心情我可以理解。理解歸理解,但我覺得一般是説不出口的吧。
![]() |
製造口罩的工廠 |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日本愛知縣豐川市與中國江蘇省無錫市的新吳區是友好城市。在2月上旬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嚴重時期,豐川市向新吳區寄送了4500隻口罩和防護服等支援物資。
但後來,隨著愛知縣內疫情不斷蔓延,口罩短缺開始成為豐川市頭疼的問題。全日本都存在口罩短缺問題。尤其是醫療機構和老年人設施,口罩短缺已成為社會問題。
豐川市是怎麼解決的呢?該市向無錫市新吳區發出請求説「我們之前寄贈的4500隻口罩,如果還有剩餘的話,能不能還給我們?」
無錫市新吳區立即回應稱,受到的恩情,定會報答!
該區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的內容如下:
「3月23日下午,新吳區政府獲悉豐川口罩庫存不足後,籌措50000隻口罩進行反向捐贈,3月24日即由快遞公司分批寄出。據悉,首批5000隻口罩已于24日寄出。」
5萬隻的數量遠遠高於4500隻,效倣同樣在中國受到歡迎的日劇《半澤直樹》的經典臺詞,無錫市新吳區的這一舉動被稱讚「受到的恩情十倍奉還」,在中國引發熱議。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立即發表評論説「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從新聞中得知友城愛知縣豐川市口罩不足的消息後,緊急籌措了5萬隻口罩,24日起分批寄出。這正是中日友好的基礎所在。」
豐川市在對無錫市新吳區表達感謝的同時表示「一收到口罩,就會馬上辦理手續,儘快發放給市內的護理設施和醫療機構」。
對此,日本網友的反應卻十分苛刻。
「捐贈給友好城市的物資再要回來,太丟人了」、「作為日本人,我為此感到羞恥」、「要回捐贈的東西,連這種話都能説出口」、「與其請求對方回贈,還不如向國家或縣裏尋求解決方案」等批評的聲音接連不斷。
説實話,我也有同感。送出去的東西再要回來,的確違背了日本人的美學價值。日本人覺得送出去的錢不能再要回來,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送出去的東西再收回,是件丟人的事情,這是日本人的常識。
但是,我突然想到,此次要回口罩的舉動也許是豐川市的「縣民性」(當地居民的個性或行為的某種傾向)使然。
豐川市位於愛知縣三河地區。以三大稻荷神社之一而聞名日本全國的豐川稻荷就位於豐川市的曹洞宗寺院。
大型跨國企業豐田汽車公司也誕生於三河。因為從事汽車相關工作的人很多,這裡的居民比較富裕。另外,由於氣候溫暖,農業也很發達,很多人被稱為「地主」。
![]() |
德川家康的肖像畫 |
最重要的是,一提起三河地區,人們都知道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德川家康,一位締造出日本江戶時代這一和平繁榮時代的人物。
讓三河人引以為豪的「我家大人」德川家康的DNA,在數百年之後的今天,似乎仍保留在三河人身上。
德川家康的DNA究竟是什麼呢?
從三河的小地方走出來完成日本統一大業的德川家康被稱為沉默寡言、曆盡風霜之人。好像也非常持重務實。即使君臨天下之後,德川家康似乎也沒有奢侈浪費過,這方面有很多逸聞。
——德川家康如廁後出來,正要用手紙擦手時,手紙被風吹跑了。他追到院子裏,將手紙撿回,手下的人看到這一幕,禁不住笑了起來,德川家康對他們説,「我就是這樣得到天下的」。
——德川家康很少購置新衣,總是把舊衣服洗了再穿。當負責洗衣的侍女請求他穿新衣時,他反倒教育侍女説,「我是為了天下才節儉的」。
這樣的軼事不勝枚舉。
儘管時光流逝了數百年,三河人的身上依然保留著這種極為務實節儉的品格。很多三河人不會把錢花在不需要的東西上,還時常注意是否産生了不必要的支出,或者在哪買什麼東西更便宜。
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次豐川市要回口罩,應該也是出自一種合理的想法,即如果有剩餘,能否還給自己來解燃眉之急。
順便一提,我的父母均出身於三河。我小學低年級時來到東京,覺得自己和三河沒有什麼關係,但畢竟父母都是三河人,我身上也帶有濃厚的三河特性。
但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我沒有繼承三河人持重務實的好特長,總認為人生就是碰運氣,我身上的德川家康DNA印記已非常模糊。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