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08)買不到就親手做!日本人這樣應對防疫用品短缺

2020/06/0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今年1月,傳來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消息時,我擔心中國的朋友們為口罩而犯愁,就問他們「口罩夠不夠?沒事吧?」

 

  僅僅幾週之後,中國的朋友們就反過來為我擔心,紛紛問我「口罩夠不夠?沒事吧?」

 

  1月到3月是日本的花粉季。往年這個時候,每家藥妝店的盒裝口罩都會堆滿店頭,在百元店裏,30個口罩只賣100日元。

 

  原本隨時隨地都能買到的商品,轉眼之間就從整個日本消失。而且是徹底不見蹤影。

 

  買不到口罩的情況發生後,在百元店等商店裏,我以前幾乎連看都不看一眼的商品也很快就開始缺貨。

 

  這些商品是鬆緊帶和醫用紗布。在手工藝店裏,顏色好看的紗布料、蕾絲布料以及透氣性好、舒適親膚的布料都成了搶手貨。

 

  大家要用來做什麼呢?

 

  答案是:做口罩。既然市面上買不到,那就只能自己動手做。

 

  這正是日本女性展示本領的機會。不過,既然要做,就不僅要有防止飛沫的效果,還要可愛美觀,讓人産生佩戴的慾望。於是,充滿創意和用足了心思的口罩就這樣誕生了。

 

  手工口罩中的佼佼者是「百合子的口罩」。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很早就開始戴著手工製作的口罩,參加每天的記者會了。

 

  口罩會遮住一半的臉,比西服還要顯眼。所以運用口罩來彰顯個性,作為政治家來説,是理所當然的事。

 

  儘管我個人對小池知事頗有微詞,但對她的口罩卻是100%的支援。她的口罩總體來説顯得稍大,有用蕾絲布料做的,也有加入了兔子或蘋果圖案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她在穿蘋果綠西裝時,戴的口罩也是蘋果綠,而穿藍色系短外套時,戴的口罩也是一樣材質的藍色,不愧是曾經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這點讓人不得不佩服。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

 

  之後,其他的日本政治家也紛紛開始佩戴手工口罩。

 

  西村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喜歡藍色的牛仔風口罩。他的口罩採用鼻樑部分折起的立體結構,因「看上去很透氣」、「顯得整潔美觀」而受到好評。

 

  河野防衛相的口罩則是在天藍色布料上加入了旭日從富士山升起的圖案,十分博人眼球。據説,這款口罩是用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棉布毛巾製作的,還有戰鬥機等數種圖案。

 

  岩手縣知事達增拓也佩戴的手工口罩使用的布料是當地的特産,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佩戴的布口罩則使用沖繩著名的傳統工藝「紅型染」和當地夏季傳統服裝的布料「嘉利吉」,這些口罩很有個性,據説均出自其夫人之手。

 

  玉城丹尼的口罩甚至因為太受歡迎而産生弊端,那就是使得人們「容易被口罩吸引,忽視(知事)的發言」。

 

  手工口罩當然不只是政治家或他們夫人的專屬。

 

  最近,日本的超市和藥妝店終於有口罩賣了,不過購買的人並不是很多。其中也有價格比以前高很多的因素,不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很多人有了手工口罩。

 

  口罩的紙樣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製作方法也介紹得很清楚。不管怎麼説,都可以稱得上是「全球唯一」的原創口罩。

 

  在安倍首相的主導下開始向民眾發放的被稱為「ABE NO MASK(安倍口罩)」的布口罩因尺寸小、使用體驗差而飽受詬病。據説,很多心靈手巧的日本人對安倍口罩進行了改良,改成了適合自己的口罩。

 

  以手工製作來「對抗」商品短缺的不只是口罩。如果家人中出現新冠感染者,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家庭內感染。照顧病人時,最好有一套防護服。

 

  可是,這樣的防護服就連醫院等醫療機構都存在短缺,普通家庭想要買到應該很困難。

 


  既然買不到,那就只能再次動作製作!

 

  據説,手工防護服要用兩個垃圾袋拼接而成。

 

  雖然只是權宜之計,但總比為買不到防護服而犯愁要好得多。防護面罩也一樣。據説只要有A4紙大小的透明文件夾,就能輕鬆搞定。除了企業外,日本的護理設施和私人醫院好像也在使用手工製作的防護面罩。

 

  消毒液也是防疫必需品,但只有運氣好的時候才能在藥妝店裏看到。

 

  那怎麼辦呢?還是自己動手配製。次氯酸鈉消毒液是手部和口罩消毒不可缺少的消毒液,但據説在家也能配製。

 

  日本人如此心靈手巧,恐怕全世界的人都為之驚訝,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這種能力仍然被充分發揮出來。

 

  我天生笨拙,真的很遺憾。但是,不管是口罩還是消毒液,都有朋友手工製作之後分給我用。

 

  但疫情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這份真情也讓我深感欣慰。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