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感謝與中傷,疫情催生的社會兩面性

演播室by明子(307)感謝與中傷,疫情催生的社會兩面性

2020/06/01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新冠病毒疫情下的“自肅”生活,對我來説相當痛苦。不過,前幾天聽電視上説,日本的抗疫之戰被其他國家稱為“日本式奇跡(Japanese Miracle)”。據説原因是,日本的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雖然也很多,但並未出現暴髮式擴散(Overshoot),疫情被控制在較低水準。

 

      日本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被認為是因為“由世界性知名的傳染病專家在一線指揮”,以及 “日本人的衛生意識一向很高”。

 

      這樣的説法有一定道理。

 

      雖然發生疫情後才開始提倡勤漱口勤洗手、外出時佩戴口罩,但對日本人來説,這些個人防護措施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是常識了。20年前在中國時,一聽到我説“剛看完報紙,去洗個手”、“剛摸過錢,要洗下手”,中國朋友就笑我“神經病”。這事我到現在都記得。

 

      因為很多日本人都有潔癖,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許抗疫之戰容易出現奇跡,但同時也容易引發過度的歧視。

 

      最明顯的就是人們對待醫務工作者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當然,大多數人都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充滿感激。比如,東京都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據説,當地的計程車公司專門向受政府委託大量進行PCR檢測的醫院派出10輛計程車,免費接送護士們上下班。

 

      一家提供食品配送服務的公司與食品生産商合作,免費將副食、飲料等送到醫院。副食、真空包裝的米飯、用於補充蔬菜攝入不足的蔬菜汁以及點心等由食品廠商免費提供,而這家配送企業則無償向醫療機構送貨。

 

      世界知名的廚師也加入了行動。

 

      在日本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後,餐館等被迫停業,在這種情況下,名廚們紛紛通過提供便當向東京都內在嚴峻環境中奮戰的醫務工作者獻愛心。這些廚師以一項名為“Smile Food Project”的活動對奮戰在艱苦醫療一線的人們表達感激之情,希望能夠為他們帶來短暫的安慰和快樂。

 

      向醫務工作者以及“冒著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險堅持工作的人們”提供便當的善舉,還擴大到了名廚以外的人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愛心圈”。

 

      這一愛心圈也擴大到了日本的娛樂行業。

 

      日本大型演藝公司傑尼斯事務所決定向醫務工作者捐款5億日元,並捐贈50萬個口罩及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明星們紛紛送上鼓勵,稱“希望能為克服感染病毒的恐懼奮戰在一線的各位醫務人員帶去力量”。

 

      除了上面這些例子,日本還發生了很多溫暖人心的故事,比如在固定時間向醫務工作者送去感謝的掌聲,向幫助維持生活運轉的垃圾收集者表達感激之情等。

 

      當然,也有一些完全相反的例子。

 

      日本政府的新冠病毒感染症對策專家會議副議長尾身茂在4月召開的記者會上敲響警鐘説,醫務工作者及其家屬受到的偏見和歧視正在擴大。原因是當時醫療機構發生了多起院內感染。

 

      對醫務工作者的歧視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一位護士要回到停著的車裏時,遭到一名男子的指責,説‘為什麼護士會在外面到處跑?這不是會把病毒帶出來嗎?’”

 

      “一名護士帶孩子到公園裏玩耍,在場的其他媽媽對她説,‘你在醫院工作吧?能離開這裡嗎?’”

 

      “當搬家公司在搬家過程中得知客戶在醫院工作時,就停下不搬了”。

 

      “送孩子去幼兒園時,被告知‘請不要進入幼兒園內’”。

 

      “工作單位和其他曾就診的醫院都來説‘請別來’”。

 

      這些是媒體報道的醫務工作者遭受歧視的例子。

 

      日本的緊急事態宣言和“外出自肅”都不是強制性的,而是一種請求。即便違反也不會被問罪。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以相當大的概率實現了“外出自肅”,是因為日本人都很自覺,但也有一部分人逆勢而為。

 

      雖然日本政府請求民眾避開“三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場所,但仍有人舉行家庭聚會。也有人在需要避免人員流動的情況下,仍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如果這些人感染病毒的話,將會遭到猛烈的指責。

 

      日本人過度的衛生意識,在遏制傳染病擴大的同時,也讓醫務工作者受到毫無根據的歧視。

 

      而嚴格遵守社會秩序的守法精神,會讓違反者無地自容。

 

      此次疫情再次讓人認識到,瘟疫的流行會讓民族的優缺點暴露無遺。

 

      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專題報道曾多次播出新冠病毒對策小組奮戰在一線的紀錄片。片中,不眠不休的專家們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吃著速食麵目不轉睛地緊盯電腦螢幕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報答抗疫人員的付出和貢獻,希望大家能對他們有正確的認識,不再出現誹謗中傷的行為。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