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33)因疫情在日本引發熱議的9月入學
2020/09/0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進入9月。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中小學的暑假縮短,很多學校已於8月底開學。日本的中小學採用每學年三學期制,4~7月為第一學期,9~12月為第二學期,1~3月為第三學期,8月是暑假,新學年於4月開始,次年3月結束。
![]() |
今年春季,受疫情影響,日本部分小學的學生戴著口罩在操場上參加了入學典禮(4月,東京都杉並區) |
但是,受疫情影響,全日本的中小學自3月起全體停課,導致課程進度滯後,部分學生在推特上發文,提議新學年從9月開始,由此引起了很大反響,4、5月日本掀起了關於「9月入學制」的討論,日本政府緊急進行了關於2021年開始採用這種制度的討論。雖然決定暫不引入該制度,但輿論對「9月入學」廣泛提出了正反兩方面觀點。
儘管過去也多次討論過「日本是不是應該跟國際接軌,改為9月入學」,但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擱置。此次在引入該制度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將於3月從幼兒園畢業的兒童不好安排去處。
・ 從幼兒園畢業到上小學中間有半年的空擋期,上幼兒園的費用怎麼辦?
・ 過渡期(4~8月)的學費由誰來承擔,採用什麼方式承擔?
・ 過渡期的教師數量不足。
・ 等待上學的兒童會以數萬人為單位增加。
・ 升學、畢業、就業時間將推遲5個月,該如何應對?
・ 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時間與企業新財年不一致的問題?
關於此次討論,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刈谷剛彥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了推算,結果顯示,如果決定於2021年實行9月入學制的話,需要的教師數量和教育預算將會大幅增加,所需財政資金將從6.5萬億日元提高到7萬億日元。這樣的費用問題也是一大課題。
但也有很多人對9月入學表示贊成。持贊成意見的人舉出了以下幾個好處。
・ 因入學時間和歐美各國一致,會增加留學生的往來,有利於大學的國際化。
・ 孩子們不用在炎熱的盛夏季節做作業了。
・ 考試不會趕在隆冬季節,傳染病風險和大雪等惡劣天氣的影響降低。
這些好處和弊端都可以理解。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5月實施的問卷調查顯示,對9月入學表示「贊成」的受訪者佔56%,「反對」佔32%。NHK在同一時期進行的調查結果為「贊成」佔41%,「反對」佔37%,兩項調查都是贊成者居多。
其實,日本學校像現在這樣在4月開啟新學年並不是自古以來的傳統。我查閱資料後發現,4月開啟新學年是明治時代(1868~1912年)以後的事情。
在江戶時代(1603~1867年)的學習設施「寺子屋」和明治時代初期的學校,並沒有對入學時間和升學時間作出明確規定,隨時可以入學。明治政府于明治5年(1872年)頒布了「學制」(教育法令),效倣德國和英國,實行9月入學。但到了明治19年(1886年),國家會計年度改為「4月到次年3月」,軍校的新學年也隨之改為4月。這樣一來,普通學校也開始與軍校統一,4月入學制在日本各地普及。
關於大學,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將入學時間改為4月是大正10年(1921年)的事情,之前一直是9月入學。夏目漱石在其著名小説《三四郎》中,生動地描寫了主人公小川三四郎在9月入學之前從九州乘火車來到東京時的情形。
這樣想來,我覺得沒有必要拘泥於只有100多年歷史的4月入學制,不過,「入學季正是櫻花爛漫時」的觀念早已在現代日本深入人心,也許很難改變。
![]() |
中島惠 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