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46)日本是如何延遲退休的
2020/12/1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最近,我看了一篇中國政府為延遲退休做準備的報道。我的一位中國朋友説,「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有可能會延遲退休」。因為朋友問起了日本的退休制度,這次就聊一聊日本是如何延遲退休的。
日本2013年開始實施《老年人雇傭安定法》修訂案,只要本人願意,就可以推遲到65歲退休。在我的朋友當中,最近幾年已有好幾個人迎來60歲生日,但他們都繼續留在原來的企業工作。這項法律將從2025年4月開始適用於所有日本企業。
![]() |
日本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在於少子老齡化加劇以及需要確保養老金的資金來源等(一位在上班路上的老年人,資料圖) |
另外,日本政府內閣會議還通過了一項決議,自2021年4月起,只要本人願意,企業「必須保障員工有機會工作到70歲」。
日本實施延遲退休,今後有可能會進一步推遲退休年齡,其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 隨著少子老齡化的加劇,確保勞動力人口的難度加大
・ 勞動人數減少,確保養老金來源的難度逐漸增加
・因厚生年金領取年齡提高,必須防止出現「無收入期間」(自2013年起,厚生年金的領取年齡每3年提高1歲,2025年將提高至65歲)
・ 日本人越來越長壽,健康的老年人擁有很高的工作意願
・ 不繼續工作就無法生活下去
2018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為28.1%,約佔3成。預計2065年將增加到38.4%。日本的很多老年人都對延遲退休持肯定態度,不少人為延遲退休感到高興。
2020年8月,電器連鎖店「野島(Nojima)」(總部:神奈川縣橫濱市)宣佈實施新的就業規定,將退休時可以簽署的返聘合同期限由65歲提高到80歲。撇開本人是否願意工作到80歲不談,今後很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像野島電器一樣修改就業規定,為70多歲的人提供就業機會。
但是,隨著老年人工作機會的增加,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首先是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問題。雖然可以在企業繼續工作,但很有可能無法獲得與以前同等的工資,或者無法擔任重要職務。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年人能夠保持的「工作熱情」令人擔憂。即便身體健康,精神上能否保持和以前一樣的狀態也因人而異,很難將其轉化成數值,或者由他人來判斷。
而且,健康方面也存在隱憂。即便體檢沒有問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難免會出現精力難以集中、經常發生健忘的情況。人上了年紀都會健忘,是否會影響工作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
對於雇傭老年人的企業來説,簽訂新的勞動合同時,制定什麼樣的勞動條件,應該為老年人設置多少工資,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即使法律健全,恐怕也很難按照不同的行業和企業調整這些條件。
篇首提到的那位中國朋友説,來日本後,經常遇到老年人擔任計程車司機、車站保潔員,以及在百貨商店的食品賣場等處工作,對此感到十分吃驚。不僅是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在日本「想趁著身體健康的時候一直工作」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覺得工作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尤其是男性),因此不少人退休之後,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因為無事可做而感到孤獨。
《退休後》(中公新書出版社,楠木新著)一書2017年上市後,成了銷量達到17萬冊的暢銷書。據説即將退休和已經退休的人讀了這本書之後頗受啟發。該書認為退休年齡應該在60歲或65歲,稱「50多歲是退休之前的助跑階段」。作者認為,不應該到了退休年齡之後才考慮未來的人生,而是需要提前很長時間做準備,如果今後退休年齡不斷推遲的話,對日本人而言,「退休後」的定義也許會發生變化。
![]() |
中島惠 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