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35)不知道「鬼滅」和「Dynamite」?你OUT了!

2020/12/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你看‘鬼滅’了嗎?」。在日本,最近人們聚會時都會不約而同地聊起這個話題。

 

      如果有人回答「看了,看了」,氣氛會一下子熱烈起來。相反,如果都説「沒看」的話,恐怕立刻會冷場。

 

      「某某事情」不了解的話,就和別人聊不到一塊……流行的東西向來如此,如果大家都知道,自己卻一無所知的話,聊天時就會變成局外人。

 

      無論是商務洽談還是私人交際,閒聊的談資都是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

 

      在日本,最近閒聊時不會缺席的話題是「鬼滅之刃」和「Dynamite」。當然不局限於年輕人。據説,無論男女老少,如果不了解這兩個內容,就無法跟別人聊到一起,因此而成為落伍於時代的人。

 

      首先是「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在日本的火爆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正如中國媒體也報道的那樣,《鬼滅之刃》漫畫的最後一卷(第23卷)於本月(2020年12月)發售。

 

      很多書店對《鬼滅之刃》附加了「每人限購一本」的條件,有的書店為了防止讀者多次排隊購買,甚至貼上了請求不要重覆排隊的「禁止無限迴圈(日語:無限ループ禁止)」的提示語。據説,這是配合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對顧客提出的「請求」,受到眾多鬼滅粉絲的好評,大家也紛紛遵守。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對人員密集非常警惕。在這一背景下,面對長長的購書隊伍,書店的工作人員也很緊張,甚至有女店員指揮排隊時出現了喘不過氣的狀況。

 

      賣方和買方都很拼命。

 

      「鬼滅熱」不僅僅體現在漫畫上。電影和電視動畫也不例外,掀起熱潮的領域不斷擴大。

 

 上映《鬼滅之刃》的電影院(東京 新宿)

      遺憾的是,我完全跟不上這種潮流。

 

      今年萬聖節時,我看到一位中年女性身穿由和服改成的外衣,嘴裏叼著一個類似捲筒的東西,在我看來,她肯定在做忍者Cosplay(角色扮演)。叼在嘴裏的可能是忍術書,裝扮的應該是忍者突然消失之前的樣子。

 

      「呀,您扮的是忍者啊」,聽到我説這句話,對方一愣,回答道「不是的」。其實她扮的是《鬼滅之刃》女主人公灶門禰豆子,嘴裏叼著的東西不是忍者的咒文,而是禰豆子的標誌物「竹製口枷」。

 

      説起來,我還有一件穿了7年多的長款針織衫。雖然很喜歡由黑綠兩種顏色搭配而成的鮮艷花色,但因為已經過時,就把它降級為去車站附近等時穿著的「一英里服裝」,也就是平時穿的便裝。當我穿著那件毛衣在附近的街道上漫步時,相識的人紛紛讚不絕口,説「這是鬼滅時尚!」、「你對流行的東西很敏感啊」。

 

      一開始我還搞不懂是怎麼回事?後來才知道,原來鬼滅主人公的標誌性服裝帶有黑綠格子花紋,顏色搭配與我的毛衣一模一樣。

 

      於是,我開始琢磨是不是把這件毛衣從舊衣服重新升級為外出服。

 

      鬼滅熱潮帶來的經濟效應在日本已經被稱為「鬼滅經濟」。

 

      據説《鬼滅之刃》電影票房收入已突破275億日元(11月30日發佈的數據),很快將達到300億日元,估計僅電影帶來的經濟效應就超過500億日元。 


      海外媒體也十分關注這部大熱的作品。有報導稱「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反彈,各地的電影院紛紛關閉,在這種背景下,竟然有這麼多人湧向電影院」、「這表明只要安全方面獲得保證,觀眾就會重返電影院」(2020年10月20日的《紐約時報》等)

 南韓的演唱組合防彈少年團(BTS)

 

      再看漫畫,累計發行量已突破1億2000萬冊,帶來的經濟效應被認為超過850億日元。另外,聯名商品和周邊産品産生的經濟效應估計也可能達到1300億日元以上。

 

      這些加在一起,總體上將會産生高達2700億日元的經濟效應。可見「鬼滅經濟」名副其實。

 

      在日本,當下還有一個必須知曉才能「跟別人聊到一塊」的話題,那就是「Dynamite」。

 

      據日本多家媒體報道,南韓男子演唱組合防彈少年團(BTS)的《Dynamite》在美國Billboard單曲榜上摘下第一。這是繼日本歌手坂本九的《昂首向前走》(日語原名:上を向いて歩こう;英文名:SUKIYAKI)以來,出身於亞洲的非英語圈藝人57年來首次登上Billboard單曲榜榜首。

 

      雖然這首單曲大熱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從日本來看,《Dynamite》的旋律容易讓人産生親切感。可以説編曲上具有70年代的迪斯可音樂風格,容易讓日本人想起麥克·傑克遜,這也是其大熱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防彈少年團在網上發佈了舞蹈視頻。

 

      正如「戀舞(戀ダンス)」(根據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的主題曲創作的舞蹈)在日本流行時,網上到處都是名為「跳起來(踴ってみた)」的戀舞視頻一樣。最

 

      近的「Dynamite」現象與之相似,不擅長跳舞的日本人再次舞動起來。

 

      就連我經常去鍛鍊的健身房也有多位教練在傳授「Dynamite」的舞蹈動作,與其説是年輕人在跳,倒不如説是中老年的大爺、大媽們在跳「Dynamite」,這種現象真是令人出乎意料。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舞者面向初學舞蹈的人發佈「Dynamite」舞蹈動作的講解視頻,這似乎也促進了普及。

 

      日本的男女老少,無論年齡多大,全都沉迷于「鬼滅之刃」,並跳起「Dynamite」舞,這種現象徹底顛覆了日本人給人留下的不靈巧、缺乏幽默感的印象。

 

      儘管2020年很多事情令人心情沉重,但在年底終於出現了讓人心情愉悅話題,這讓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