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32)疫情下也熱情不減,日本老年人的再就業
2020/11/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工蜂、工作狂、工作中毒、工作依賴症……形容日本人工作態度的詞彙不勝枚舉。雖然也有積極的評價,比如工作勤奮、認真、嚴謹等,但大致來説,總是給人留下「愛工作勝過玩樂」的印象。在外國人眼中,日本人無疑屬於異類。
的確,「工作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加班天經地義」、「工作忙是身份的象徵」、「公司比家人重要」等等,日本獨特的職業觀甚至讓很多外國人感到恐怖。
即便如此,日本人究竟會工作到幾歲呢?
當然,日本也有「退休」一説。60歲以後,包括被調動到相關公司的情況在內,日本人大致工作到65歲左右。不過,也有很多人希望工作到70歲乃至人生盡頭。
工作了40多年,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日本人竟希望繼續工作。背後的原因可能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在老年後也獲得收入
(2)讓晚年生活過得有意義
(3)晚年也要過規律的生活
經濟問題自然是大頭。
日本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日本老年人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為318.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萬元),這一水準不到在職家庭平均年收入663.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2萬元)的一半。(《日本令和元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2019年發佈)
認為養老金太低、無法指望靠其生活的日本人為了維持與退休前同等的生活水準,希望能夠確保一定的收入。也就是説需要繼續工作。
除了經濟方面的需求外,日本人在工作上尋求的同樣重要的東西還有「事業意義」和「人生價值」。也正因為如此,退休後因失去生活方向而迅速衰老的日本人越來越多。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有活兒幹,也就是説需要繼續工作。
只要有工作,就能維持有規律的生活。如果無事可做,就會經常悶在家中,而出門工作不僅可以活動筋骨,也有助於增強體質。如果工作上需要時常動腦的話,還能提高大腦活力。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也需要繼續工作。
但是,就算日本的老年人想繼續工作,沒有工作的話也無濟於事。
就這一點來説,其實在日本「有工作」。令人驚訝的是,據説日本對老年人才的需求並未因為此次疫情而大幅減少。雖然也分行業,但頗受老年人青睞的職業方面,招聘人數似乎也比較多。
頗受日本老年人歡迎的職業有哪些呢?
某招聘資訊雜誌刊登的排行榜可以反映出受日本老年人青睞的職業。
![]() |
該榜單如下:
(男性)
第1位 輕度體力勞動(搬運貨物進行分類打包的工作等)
第2位 行政
第3名 專業技術人員
第4位 保潔
第5位 保安
(女性)
第1位 行政
第2位 醫療、福祉、護理
第3位 餐飲廚房工作人員
第4位 輕度體力勞動
第5位 保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