堺屋太一:戰後70年的日本是怎樣的國家

2015/08/11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抗戰勝利70週年,在日本稱為戰後70年,正如這種表述的不同,中日兩國對這個話題也有不同的視角,但我們確信兼聽則明。日經中文網將刊登「70年」系列文章。希望通過這一組文章和讀者一起冷靜思考……

    堺屋 太一:在迎來戰後70週年的今天,想重新思考今天的日本是什麼樣的國家。

  70年,無論是在人生之中還是在歷史上,都是比較長的時間。這個時間相當於從明治維新到太平洋戰爭、從美國南北戰爭到大蕭條、亦或是從普法戰爭到第2次世界大戰。無論如何難以用「戰後」這個説法完全概括。

堺屋 太一
  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敗北的日本被迫改變了倫理觀。戰爭前「明治日本」的倫理是「忠君愛國、勤勉孝心」,而戰後則變為「效率、平等、安全」。

  在到二戰結束40年後、1980年代之前,經濟效率才是日本最大的正義。在戰爭中「敗於美國的物資數量」這種感覺推動日本力爭成為物資數量豐富的國家,邁向了經濟主義。但進入1980年代後,日本開始被稱為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世界第一、貿易黑字世界第一、收入差距最小的一億國民皆中産的「經濟三冠王」,經濟效率的追求失去了作為國民目標的光輝。取而代之成為最大倫理的是「安全」。

  自那25年來,日本不斷追求「安全」,目前實現了「世界第一安全國家」的目標。現在的日本與任何地方相比,都是「安心、安全、清廉而且準確的國家(社會)」。

  在我擔任會長的公益財團法人亞洲刑政財團,最近出版了包括國際比較和年代變化的統計數據《安全國家 日本》。此舉意在讓世界了解日本是安心、安全、清廉而且準確的國家(社會)。

  同時,日本必須永不停歇地注意維持這個「安全國家」的方法不能過分。對於任何社會的特質來説,過分都是危險的。

 2013年底,日本被投入監獄的人包括有罪未決在內,達到約6萬3000人。那麼美國有多少人呢?竟然是224萬人,是日本的35倍,即使從每人平均來看也是日本的14倍。

 
  在整個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監獄在押犯人眾多的是俄羅斯,每人平均是日本的9.6倍。其次是泰國、伊朗和巴西。即使是被認為治安良好的英國,也達到日本的3倍,而法國和南韓則是日本的2倍。可見日本是犯罪很少的國家。

  日本的報紙和電視會經常報道兇惡的殺人事件,但2012年殺人事件僅為1032件,每10萬人口僅為0.8件。而美國是4.7件,法國是3.1件,德國是2.6件。

  日本犯罪率低不僅限於殺人和搶劫等兇惡犯罪。即使是竊盜,日本每10萬人口僅為831件(總發生件數為104萬件),而歐盟各國達到日本的3倍以上。同時在日本,大部分是街頭自行車小偷和在櫃檯扒竊,侵入他人住宅的犯罪非常少。此外,給居民造成恐懼感的侵入犯很少,這也在加強日本的安心感。

  日本同時還是事故較少的「安全國家」。在現代社會,奪走最多人生命的是交通事故。日本2014年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僅為4113人,不管是按人口平均還是按車輛保有臺數平均,都處在世界最少的行列。

      在日本,在被稱為「交通戰爭」的1970年前後,每年有1萬6000人以上因交通事故而死亡。但在那之後,由於駕駛技能提高、車輛改善以及道路完善等原因,死亡人數逐年減少。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期的泡沫經濟時期,一度出現增加,但進入21世紀之後出現急劇減少。

       順便説一下,在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很高的東南亞國家中,泰國每10萬人中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38人,馬來西亞和越南為25人。中國和俄羅斯為20人,南韓為14人,美國為11人。

       從1990年前後開始交通事故以外的事故死亡人數也急劇減少。尤其是作業中的事故死亡和踩踏導致的死亡人數和外國相比少很多。


       當今日本的另一點卓越之處是時間的準確性。雖然也有參加國會的委員會和內閣會議時遲到幾分鐘的議員,但是當今日本時間的準確性著實令人驚嘆。從交通機構的出發到達時刻到商店的開店關店時間、再到活動的舉辦時間都準確無誤。尤其是東海到山陽新幹線以每15秒為單位進行時間管理,遲到1分鐘以上就被視為事故。

        日本在1980年之前,會議和活動的舉行時間晚20分鐘左右的情況時有發生。不過,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會議都是以分為單位準時召開。國外方面,航班和汽車就不用説了,火車也經常晚點,因員工罷工而取消班次的情況也並不罕見。赴海外旅行或赴海外出差時,由於交通機構的晚點而無法搭乘原定航班、從而影響行程安排的經驗想必不少日本人都有過。

       目前還沒有發現顯示日本社會時間的準確性帶來了多少萬億日元的經濟價值的計算。如果計算,想必是因交通機構的晚點而放棄的事情、旅遊的遺憾、忍受替代的商品和服務、焦急等待的時間的損失的累積。而這種遺憾、忍耐和焦急等待的評價因各社會習慣和個人的性格而異。

        已經習慣了「準確的日本」的年輕人將失去「忍耐的習慣」。這一點也是令人擔心的。

        另外一個值得日本誇耀的優點是日本是一個「清廉的國家」。

        2014年因貪污(受賄和濫用職權等)而被捕的官員有56人。而且都是「洩露招標資訊收了別人送的旅行箱」這樣輕微犯罪。

        相比之下,中國因涉嫌貪污而被逮捕的官員每年超過5萬人,而很多是把他人的耕地出售給開發商、將獨家經銷權給予本人出資的企業等數額動輒多達幾百億日元。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習近平領導層提出「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口號。

        日本在二戰結束後的1949年前後,因貪污而被逮捕的官員達8000人。在發生洛克希德事件的1972到73年,遭逮捕的貪污犯也在1000人以上。當時官場有一句説叫做「只要不碰金錢和女人就不會被追究責任」。俱樂部和日式飯館裏都是公款吃喝的人。這種現象到了1989年日本年號進入「平成」之後才逐漸消失。

        但是,如今全球貪污橫行。日本必須在保持「清廉日本」的同時與這個貪污橫行的世界相處。

        現在的日本是一個「安心、安全、清廉而且準確的國家」。但是如果僅僅追求這些的話進監獄就可以了。監獄裏有人提供衣食、住所結實牢靠、醫療條件也很好。但是沒有人想蹲監獄。因為監獄裏沒有追求幸福的自由樂趣和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自泡沫經濟破裂以來,日本的倫理偏向於追求安全。今後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使追求快樂、實現野心與安全達到均衡。

     堺屋 太一:1935年出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曾擔任過日本經濟企劃廳長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