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中國是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消費國

2017/08/01


  圍繞全球能源問題,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英國石油公司(BP)首席經濟學家斯潘塞·戴爾。戴爾是在能源市場分析方面廣受好評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的匯總負責人,因公開最新版年鑑來到日本。

 

  戴爾表示,「中國2016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消費國」。另一方面,中國最大能源煤炭的消耗量連續3年減少。作為全球最大一次能源消費國,中國的消費結構的變化將影響到全球能源交易。

  

斯潘塞·戴爾(Spencer Dale)

  2016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長1%,低於過去10年裏平均1.8%的增幅。尤其是一直以來拉動需求的中國,2015~2016年的平均增長率跌到了1997~1998年以後的最低值。

 

  戴爾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産業結構向服務業轉型等長期能源消費結構變化與鋼鐵和水泥等高耗能産業的市場週期性消費減少同時發生」。

 

  光伏和風力等可再生能源佔全球新增能源需求的三分之一,中國佔到其中的40%。在全球主要能源中,唯一需求同比減少的是煤炭。

 

  戴爾就中國推進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理由表示,「中國政府承諾履行應對氣候變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而且還需要解決空氣污染問題。此外,還想在光伏發電、蓄電池和純電動汽車(EV)等産業掌握主導權」。

  

  關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産油國達成的合作減産協議,戴爾對導致油價降低的過剩庫存表示,「今年下半年(庫存)將減少」。不過他同時指出,庫存能否減到合理水準「取決於美國頁岩油生産的恢復狀況」。

 

  

  隨著可再生能源導入的擴大和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石油市場上存在需求早晚會觸頂的「需求峰值」討論。戴爾對此表示,「石油需求在今後20年會持續增長」,否定峰值會很快到來。

 

  戴爾同時還介紹稱,「全球有10億輛汽車,但目前純電動汽車只有200萬輛。即使到2035年增加到1億輛,由此喪失的石油需求每天也只有300~400萬桶,從整體為1億桶左右的石油需求來看影響非常小」。戴爾強調,「光憑純電動汽車成不了改變石油地位的因素」。

 

  斯潘塞·戴爾(Spencer Dale)

  曾任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的理事和首席經濟學家,2014年進入英國石油公司,現年50歲。

 

  採訪人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