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白惠理子:中國經濟增速超過目前並非好事

2018/01/18


  中國2017年秋季召開了5年1度的黨代會,經濟政策的重點已從刺激經濟轉向抑制金融風險。一方面,朝鮮核導問題的緊張程度也在加強。針對2018年東亞局勢對企業造成的影響等,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住友商事全球研究公司的高級經濟學家片白惠理子。

  

  記者:中國習近平領導層進入了第2個任期。

  

  片白惠理子:習近平的權力基礎加強,將推行政策使經濟增長由注重數量轉為注重品質,國際反應良好。在2017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為2018年的經濟運作方針,壓縮金融風險受到強調。此外,在美國加息後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2月將一部分利率提高0.05%,正在緩慢推行緊縮政策。

   

  記者: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國經濟? 

 

  片白惠理子中國經濟2017年的強勁表現超出預期。其原因除了黨代會前的財政刺激之外,全球經濟的不斷復甦也成為利多因素。中國2017年的原定經濟增長率目標為全年增長6.5%左右,但截至9月按季度計算增長率達到6.8~6.9%。預計2018年的目標仍定在6.5%左右。

   

片白惠理子

   

  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或將放緩,經濟增速超過目前並非好事。中國的家庭、政府和企業債務都在膨脹。中國的企業債務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在2016年約為166%,儘管在2017年有所改善,但家庭和政府債務仍持續增加。

  

  記者:中國的經濟政策將對企業活動帶來哪些影響?

   

  片白惠理子除了金融風險之外,中國政府同時在關注環境問題。在燃料方面,將加快從煤炭轉向天然氣。企業需要加以應對。如何將天然氣貿易變為商機將受到考驗。

   

   

  在以純電動汽車(EV)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企業將發揮優勢。儘管日本企業在汽油車領域勢頭良好,但如何搭上純電動汽車的浪潮將受到考驗。中國政府也計劃放寬對外資車企的出資限制等。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的前景?

   


       

  片白惠理子中國企業的行動並不積極。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域的直接投資在2015年同比增長近2成,但在2016年減少了2%,2017年1~9月減少了超過10%。此外,中國正從國家層面上限制資本外流,規避風險。中國目前正在更加現實地評估(一帶一路)各個項目的收益性等。

    

  記者:在東亞地區,朝鮮問題等軍事風險正在加劇。

  

  片白惠理子存在一種傾向,即如果投資者加強規避風險,日元就會被買入。在2017年,一旦朝鮮局勢緊張,日元就被買入。儘管此前日元貶值帶動日本出口強勁,但如果(因朝鮮局勢緊張導致日元升值)這種趨勢長期化,或將招致日本經濟減速。

    

  記者:您是否認為朝鮮內部的情況很緊迫?

  

  片白惠理子朝鮮經濟比日本人一般想像的更加穩固。據南韓中央銀行推算,朝鮮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3.9%,處於時隔17年的高水準。其背景是朝鮮開城工業園內的南韓企業開工生産、以及與中國的活躍貿易。由於最近制裁強化,朝鮮的貿易正在減速,但或許其已經獲得了推進核導開發所需的資金。

  

  記者:資金來源都有哪些?

 

  片白:主要可以想到非洲。朝鮮的國有企業——萬壽臺海外開發公司在10多個聯合國成員國從事政府相關工廠和設施的建設項目。除了這些業務收入之外,海外朝鮮勞動者上繳的錢款也成為資金來源。全球有超過160個國家與朝鮮建立邦交關係,「反朝」國家並不多。 

   

  片白惠理子

  美國紐約大學研究所(行政學)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所(應用經濟學)雙碩士。曾擔任亞洲開發銀行(ADB)經濟學家等,自2016年擔任現職,負責分析中國等亞洲地區經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