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牛子牛交易價格連跌28個月
2024/03/11
日本市場的子牛的交易價格連續28個月低於上年,與雷曼危機時期創出的歷史最長紀錄持平。交易量較大的黑毛和種子牛的2月份日本全國平均價格同比下跌9%。養殖處於高水準,但店家的牛肉銷售萎靡不振,出現供過於求。預計降價時間將刷新最長紀錄。
![]() |
由於行情的長期低迷,日本的畜牧業從業者開始減少購買用於孕育子牛的受精卵。今後有可能走向減産。
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東京都港區)的數據顯示,從日本全國的肉用子牛的交易價格(2月平均)來看,黑毛和種為1公斤1935日元(約合人民幣93.7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作為2月份的價格創出2014年以來的最低點。
![]() |
子牛在出生後6~10個月被競拍。(Hokuren十勝地區家畜市場) |
按同比數據看,子牛的交易價格自2021年11月起持續下降。自能確認交易價格數據的1994年10月以來,低於上年同期的水準持續時間最長的是2007年9月~2009年12月。當時和牛的供過於求疊加雷曼危機導致消費萎縮。
子牛價格低迷的背景是疲軟的牛肉市場。在東京市場,和牛的批發價目前為每公斤2500~2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1元~131元),與新冠疫情前相比下降了10%。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日本的消費者正在減少購買價格較高的肉類。由於末端的消費低迷,用於育肥的子牛的行情也無法上漲。
另外,供應過剩也是原因之一。由於生乳的價格停滯不前,從2019年左右開始,奶農為了獲得副業收入,開始將和牛的受精卵移植給飼養的雌性的荷蘭乳牛,使其生出子牛用於銷售。
子牛一般在出生後飼養8~10個月,然後在競拍市場銷售。拍賣出去的子牛再經過20個月左右的肥育,培育為肉食用。
據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統計,2023年黑毛和種的子牛交易頭數比上年增加1.7%,達到36.7萬頭。該機構考慮到子牛的供給增加等因素,2022年縮小了作為調查對象的「子牛」的定義。儘管如此,交易量仍達到縮小對象之前的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目前也出現子牛走向減産的跡象。從事黑毛和種受精卵等銷售的十勝家畜人工授精所(位於北海道帶廣市)的負責人表示:「價格從2023年夏季前後開始下降」。根據血統的不同,受精卵的價格也有所不同,但現狀是基本以每個受精卵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30元)左右為主。據稱:「與2年前相比便宜了1萬日元左右。日本農戶正在減少受精卵的購買」。
另一方面,和牛消費遲遲不見增長。日本肉類批發商Niichiku(東京江東區)的董事植村光一郎解釋稱:「入境(訪日遊客)需求堅挺,但來自普通消費者的洽購較弱」。以工資上漲為東風、日本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能在何種程度上恢復,將成為決定行情走向的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筒井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