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産車檢違規問題惡果顯現
2017/10/24
日産汽車10月在日本國內的銷量預計將同比減少約2成。由於10月的日本新車市場總體上呈銷量增長基調,因此日産的下滑顯示得格外醒目。目前日産所有整車工廠依舊全面停止向日本國內供貨。汽車廠商與廣泛的産業存在業務關係,日産違規車檢造成的影響已經擴大到零部件廠商等銷售現場之外。
![]() |
日産的追浜工廠(神奈川縣橫須賀市) |
日産9月29日宣佈,在日本國內6家工廠裏使用了無資質人員進行整車檢查。在10月20日之前停止了所有整車工廠面向日本國內的供貨。
因車檢問題對企業形象造成影響,日産10月1~20日在日本國內銷量約為1.23萬輛,同比減少近2成。在新車效應的拉動下,同期所有車企在日本的合計銷量約為17.72萬輛,增長了近1成,日産的下降顯得格外醒目。
尤其受到影響的是,發現存在無資質人員車檢問題的日本國內工廠生産的 「註冊車」(排量660cc以上,區別於日本輕型車的普通車輛),銷量下滑明顯。10月1~20日的總銷量約8900輛,同比減少了超過2成。日産委託給三菱汽車生産的輕型汽車儘管並未發現整車檢查方面存在問題,但銷量也減少了近1成。
截至2017年9月,日産在日本國內的銷量連續11個月同比增加,在銷售現場很多人認為車檢問題給銷量「潑上了冷水」。
![]() |
日産在日本東北地區的一家銷售店表示:「10月2日推出的新型純電動汽車‘聆風(LEAF)’的銷量和計劃相符,但因為車檢問題新顧客都不來了」。東京附近的一家銷售店也表示,「11月上旬以後,召回(日本全國範圍內約116萬輛車)的通知將會送達用戶,我們為了進行對應在人員安排上很犯愁。」
今後的焦點是停止供貨持續的長度。日産之前考慮用2周左右重啟所有工廠向日本國內的供貨,但要想實現這一點需要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寫明問題原因和防範對策的報告並得到認可。國土交通省認為導致不當行為常態化的日産在管理體制方面存在問題,如果認為整改措施不充分,停止供貨的局面恐怕會繼續拖下去。
停止供貨也開始影響到與日産有業務往來的零部件廠商。在日産追浜工廠周邊,很多工廠都已經關門閉戶。一家停工的金屬加工的董事表示,「來的人和卡車數量都少了」。日産此前每年都參加當地的秋季祭祀,但今年傳來了不參加的消息。一位60多歲的男性表示,「要是停止供貨長期持續,可能對就業造成影響」。
為日産修理車體面板的協和産業表示,「要是停止供貨2周,修理的訂單估計減少2~3%」。有其他企業表示,「靠加大為其他企業的産量維持生産」
根據日本帝國資料庫的統計,日産集團在日本國內的分包商為1萬4651家。從業人員數量合計79萬611人。從規模上來看,年産值1億至10億日元的企業最多,佔到總體的53.4%。帝國數據認為,如果停止出貨的狀況長期持續,「對於高度依賴日産的中小企業來説很容易變成事關生死的問題」。
日本車企過去也曾發生過被迫停止生産和供貨的情況。三菱汽車2016年4月在被曝光燃效數據造假之後,與日産聯合開發的輕型汽車停産停售約2個半月。由於在日本國內銷售低迷,和燃效造假相關聯的損失在2017財年達到了2015億日元。
10月23日傍晚,日産召集400~500家供應商在橫濱市總部就應對車檢問題召開了説明會。針對供應商詢問預計何時重啟供貨,日産方面僅回答「希望儘早聯繫」,並未給出具體時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