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日産為何逆勢把電動汽車電池業務賣給中國?

日産為何逆勢把電動汽車電池業務賣給中國?

2017/08/10

PRINT

       8月8日,日産宣佈將其持有的車載電池企業Automotive Energy Supply(AESC)51%的股份出售給中國投資基金。電動汽車正是汽車産業的熱點,日産為何逆勢而為,放棄了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領域前途無量的電池業務?

 

日産將退出純電動汽車「聆風(LEAF)」用電池的生産

 

       「我們(包括進行資本合作的法國雷諾等在內)累計賣出了46萬輛,是備受媒體關注的美國特斯拉的2倍」,日産會長卡洛斯·戈恩在6月的股東大會上強調日産才是純電動汽車的領頭企業。

 

       戈恩宣佈,「集團將在2020年之前向純電動汽車等的技術開發投資12億歐元」。2017年年內還將推出配備AESC電池的純電動汽車「聆風(LEAF)」的新車型。

 

       但是日産卻決定將AESC出售給中國GSR集團。出售額未公佈,但總額被認為在1100億日元左右。還將轉讓在美國和英國持有的生産設備及神奈川縣的開發和生産部門。

 

       與日産共同向AESC出資的NEC也將經由日産把持有的49%股份出售給GSR。此外,NEC還宣佈在與GSR談判,把生産電極的子公司NEC Energy Device也出售給GSR。

 

       電池是相當於汽油車引擎的純電動汽車核心部件。2007年成立AESC時,純電動汽車能否普及還受到強烈懷疑,一名日産高管表示,「電池也只能自己製造」。

 

       最近1、2年情況發生了變化。預計中國和美國將強制生産及銷售純電動汽車等電動汽車,英國和法國也宣佈在2040年之前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如今,向純電動汽車轉換已經是世界潮流。

 

       與此相呼應,電池領域也展開了投資競爭。比如特斯拉7月底上市的量産型純電動汽車「Model 3」,其電池在特斯拉與松下投資約50億美元的美國內華達州大型工廠生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7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