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在中美貿易摩擦下變得強大
2019/05/09
豐田5月8日發佈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合併財報(美國會計準則)顯示,營業利潤同比增加3%,達到2.4675萬億日元。除了過去3年一直推進的銷售促進舉措之外,成本降低也支撐了豐田利潤增長。今後,在美國和中國新車市場萎縮的背景下,豐田能否在兩國保持穩定的銷售將成為焦點。
豐田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按剔除匯率行情影響的所謂「實際增長」來看,實現了1900億日元的增長。上財年的營業利潤雖然低於創出歷史最高的2015財年的2.8539萬億日元,但利潤的「品質」正在改善。
在截至2018財年的3年裏,按營業利潤計算,豐田面臨4000億日元左右的利潤下降因素。其中大部分是日元升值帶來的匯率的負面影響。如果予以剔除,將反而使利潤增加4000億日元左右。相比之下,截至創出最高利潤的2015財年的3年的情況又是如何呢?雖然利潤增加1.5萬億日元,但基本上可以通過「安倍經濟學」行情帶來的日元貶值來解釋利潤增長原因。按實際增長計算,利潤反而減少300億日元。
在美國和中國的汽車市場萎縮日趨明顯的背景下,2018年度德國戴姆勒和美國福特等世界大型汽車廠商聯袂出現大幅利潤下滑。在此情況下,豐田的業績卻保持堅挺。該公司預計2019財年營業利潤有望增長3%,達到2.55萬億日元。按剔除匯率影響的實際增長來看,有望實現750億日元的利潤增長。
![]() |
豐田在美國正積極銷售「RAV4」(照片為面向日本的RAV4) |
成為原動力的是接連不斷的新款車投放、以及與之相伴隨的銷售獎勵金的調整。2018財年豐田集團的全球銷量增長2%,達到1060萬輛,創出歷史新高。2019財年也有望小幅增長,達到1074萬輛。尤其是在中美兩大市場,豐田正在積極採取行動,這正在支撐盈利。
特別是在佔全球銷量25%左右的美國,豐田推進了暢銷的大型車的增産。2018年在墨西哥增産皮卡「TACOMA(塔科馬)」,2019年還將在該國起用新工廠,啟動TACOMA的生産。2016年僅為53%的大型車的銷售比率目前達到逾60%,正在接近行業平均水準。
豐田還接連投放新款車。2018年底全面改進和推出了主力SUV「RAV4」新款。今後將推進主力轎車「卡羅拉」、SUV「漢蘭達」的全面改款。豐田計劃在截至2021年的3年裏,在美國推出31款新車,比過去3年增加3成。借助這些舉措,2019年1~3月成為折扣經費的銷售獎勵金實現減少,盈利正在改善。
在中國市場,為了挽回起步較晚的局面,豐田也正在積極採取行動。鑒於中國2018年7月下調進口車關稅,豐田下調了全部從日本出口的高檔車「雷克薩斯」的售價。此外,新車型的投放也在加強,2018年推出了小型SUV「C-HR」、雷克薩斯的高端轎車「LS」和「ES」的新款。
為了在中國提高知名度,豐田參加地方性車展的次數也自2012年前後開始以1成的速度逐年增加,如今全年參展數接近200次。加上實實在在的行銷活動,在中國整體新車市場於2018年時隔28年同比下降的背景下,豐田銷量增長14%,達到約148萬輛。
![]() |
豐田4月在中國發佈的純電動SUV「奕澤」(上海) |
2019年,豐田預定在中國市場投放屬於主力車型的卡羅拉的新款車。豐田的戰略是在華銷售今年比2018年增加1成,達到160萬輛,到2020年增至176萬輛。還提出在天津市和廣州市新建工廠、將産能到2021年提高約35%的計劃。
在中美對立日趨激化的背景下,豐田章男社長親自於3月和4月在美國華盛頓和中國北京市分別發表演講。強調在兩國的投資等貢獻,正在為迅速落實增長戰略而加快鋪平道路。在被稱為「CASE」(互聯汽車、自動駕駛、共用、電動化)等的新一代技術競爭中,美國谷歌等大型IT企業跨界,也成為競爭對手。因此很難保證汽車廠商等繼續穩坐汽車行業的主角地位。能否持續對盈利品質進行改善或將影響豐田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名古屋支社 押切智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