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謀劃能源車在中國"後來居上"之路

2019/12/09


      豐田汽車積極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採取行動以獲取純電動汽車(EV)的需求。11月下旬在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廣州車展)上全球首次公開了豪華車品牌「雷克薩斯」和「C-HR」等的純電動款汽車,將於2020年一舉投放市場。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因新能源車補貼減少,目前處於逆水行舟的狀態,但豐田將以雷克薩斯品牌和長年積累的混合動力(HV)技術為武器,追趕領先一步的德國福斯。

     

豐田豪華車品牌「雷克薩斯」發佈的首款純電動汽車(22日,廣州車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年新車銷量高達2千萬輛以上,相當於日本市場的5倍。在中國南部的廣州,每年都舉辦一次國際車展。今年11月22日開幕的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等在中國從事生産銷售的當地合資車企紛紛搭設展位,還在展位入口處的「C位」(顯眼位置)展示了純電動汽車。

   

      中國將純電動汽車定位為振興經濟的政策重點。2017年7月,英國政府宣佈到2040年全面禁止銷售汽油車和柴油車。隨後,中國也提出了禁止生産銷售汽柴油車的方針。大眾對此立即做出反應,在中國提出純電動汽車戰略。大眾相關人士還擔任標準制定小組的負責人等,瞄準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前景積極發起行動。

      

      歐洲發起的向純電動汽車的轉向也波及到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爭奪戰於2017年正式打響。那時,豐田等日資廠商都對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和普及速度持慎重態度。對於提出向純電動汽車轉向的歐洲企業,日資企業高管當時表示,「我們也在積極準備」。

      

  

      自那以後約3年,一直籌備的豐田開始全面向中國市場投放純電動汽車。在中國首先上市雷克薩斯純電款的目的之一是「這一品牌在中國比較有影響力,希望借助品牌力量給純電動汽車開個好頭」(相關人士)。美國JD Power實施的2019年中國汽車商品魅力度調查顯示,豪華車品牌中,雷克薩斯僅次於「保時捷」和「寶馬」,位居第三,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以在日本國內生産便於把控品質的「日本製造」進行宣傳和銷售也構成東風。

    

      雷克薩斯執行董事澤良宏就決定2020年春季上市該品牌首款純電動汽車強調「技術能力在真正的意義上將受到考驗。混合動力方面培養的技術將成為優勢」。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該公司要在補貼減少、純電動汽車市場有利因素減弱的背景下投放新車。

   


      在中國首次公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是「UX300e」,該車為SUV,續航距離約為400公里。價格尚未確定,不過2020年春季在中國上市後,同年夏季將在歐洲,2021年上半年將在日本陸續上市。電池安裝在汽車地板下方,降低了重心,提高了操縱性,更易感受到駕駛的舒適感。

  

      負責中國市場雷克薩斯行銷的負責人解釋説「對於純電動汽車,消費者比較擔憂續航距離和安全性」。我們採用的設計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此外還強調,「該車延續了雷克薩斯的‘匠人’DNA,充分利用在混合動力領域積累的電池管理經驗,希望可以讓用戶有一個可以放心使用的體驗」。

   

      1997年上市、風靡一時的「普銳斯」獨具代表性的混合動力技術是豐田的專有特長。20多年來培養的技術可以控制電池劣化,以便長期穩定使用,另外可以精確控制電機進行速度微調。豐田希望以此為賣點博得消費者的信賴。

  

      除了減少行駛中車內噪音和晃動的設計之外,還在很多方面進行了精心改進,這也深受中國消費者好評。1~10月雷克薩斯銷量超過了2018年全年的業績,澤良宏分析稱「産品品質得到認可,中國消費者也獲得同感」。

  

      另一方面,在中國乘用車市佔率居首的競爭對手——大眾在廣州車展開幕前一天召開獨家發佈會,再次強調了一直十分重視的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中國子公司首席執行官(CEO)馮思翰稱「2020年將向中國市場投資40億歐元以上」,強調了強化中國業務的方針。

   

      與大眾相比,豐田儘管在中國向純電動汽車轉向的動作稍顯遲緩,但正瞄準純電動汽車加快建立合作夥伴。7月與全球電池領域最大的企業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展開廣泛合作。打算構建電池的穩定採購體制。

  

      另外,豐田還與中國純電動車企比亞迪(BYD)就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達成協定,將於2020年下半年設立研發合資公司。將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底盤和相關零部件。雙方提出到2020年代上半期在中國投放豐田品牌純電動汽車的方針,以應對在中國等推進的汽車環保規定。

    

      在利用混合動力車獲得眼下收益的同時,還逐漸滲透品牌影響力,同時打造合作夥伴等,逐步向市場投放高水準的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市佔率達到7%的豐田計劃這樣猛追份額高達約20%的大眾。純電動汽車時代將全面拉開序幕。兩家車企在全球最大的中國市場上的激烈競爭也將關係著純電動汽車的全球市場趨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湯澤維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