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車銷量連降2年 中國市場低迷

2020/01/06


       2019年全球新車銷量連續2年下滑。這是自受到雷曼危機影響的2008~2009年以來再次出現連續2年下滑,2019年似乎比上年減少4%左右。此前因新興市場國家需求擴大而迅速膨脹的世界市場出現縮小,汽車廠商的裁員和重組有可能加速。

 

       在發生雷曼危機時,新車需求以日美歐為中心出現銳減,世界市場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減少逾4%。當時新興市場國家銷量增長,彌補了已開發國家的下滑。此次世界最大市場中國和居第4位的印度經濟減速引發銷售下滑,日美歐也萎靡不振。目前處於找不到支撐世界需求的市場的局面。

 

       截至14日出爐的主要市場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印度、巴西、南韓、俄羅斯以及東南亞6國的20191~11月銷量(含商用車)合計為7260萬輛,同比減少4%。這些市場佔到全球的8成以上,2019年全年全球整體銷量似乎在逾9100萬輛。

 

 

       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OICA)的統計顯示,2018年比上年減少0.6%。連續2年減少的2019年的降幅有可能超過雷曼危機之時。2019年的市場規模比2009年擴大約4成。

 

       連降2年的最主要原因是佔全球約3成的中國市場的低迷。貿易戰長期化等原因導致經濟減速,實際工資下降和維持就業的擔憂加強。有分析認為,在內陸地區等,年收入約為人民幣6.4~12.8萬元的消費者對購車變得慎重。

 

       中國市場20191~11月同比減少9%,全年似乎減少8~9%。爭取客戶的競爭激化,低價位的中國品牌的銷量銳減,通用汽車等美國企業也陷入苦戰。

 

美國福特等在華銷量低迷(廣州)

 

       從印度來看,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等導致的經濟減速的影響突出。20191~11月銷量同比減少14%,降至351萬輛,全年似乎時隔5年減少。南韓、東南亞和俄羅斯據分析也低於上年。

 


 

       居世界第2位的美國銷量預計為1700萬輛左右,時隔2年低於上年。

 

       2020年前景嚴峻

 

       此前屬於增長火車頭的新興市場國家踩下煞車,日美歐也銷量低迷。關於2020年的前景,悲觀預期突出,各車企正被迫採取裁員等對策。

 

       據分析日本市場2019年全年比上年減少1%左右,降至約520萬輛。10月的颱風導致專賣店顧客減少,似乎也産生了影響。

 

       歐洲新車銷量(乘用車)與時隔5年低於上年的2018年基本持平。歐盟加上瑞士等在內的31國的20191~11月累計銷量減少0.3%。德國福斯首席財務官(CFO)佛蘭克·威特(Frank Witter)指出,「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

 

       在主要國家中保持強勁的是巴西,2019年全年被認為連續3年超過上年。

 

       2020年預期也不容樂觀。關於經濟持續減速的中國,業界團體預期稱將比2019年減少2%。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稱歐洲乘用車市場將減少2%,降至1530萬輛,還發佈預測稱,全球整體將減少1%,降至7890萬輛,連續3年下滑。

 

       全球大型車企已開始採取對策。「此前設想銷售額進一步增長,但出現了誤判」,德國戴姆勒總裁康林松(Ola Kaellenius)針對截至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1萬人以上的理由解釋稱。德國奧迪也將在2025年之前裁減約1成員工,還將削減德國2家工廠的産能。

 

       通用汽車將關閉全球7家工廠,裁員1.4萬人,美國福特汽車也宣佈裁員1.2萬人。日産汽車計劃在生産部門裁員1.25萬人。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和歐美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2019年底就合併達成協定,行業的重組也將取得進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中山修志 紐約,深尾倖生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