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在印度背水一戰
2020/02/04
南韓現代汽車集團將在印度市場加強攻勢。繼旗下的起亞汽車2019年底在印度南部起用自主工廠之後,2020年將追加2款新車。儘快把集團整體在當地的産能提高至100萬輛。現代將印度市場定位為替中國市場的增長火車頭,挑戰排在首位的瑪魯蒂鈴木的根據地。
![]() |
1月22日發佈的現代汽車2019財年(截至2019年12月)財報顯示,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2%,達到3.68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9億元)。營業收入增長9%,達到105.79萬億韓元。現代汽車出資3成以上的起亞汽車的營業利潤增長74%,達到2.01萬億韓元,營業收入增長7%,達到58.146萬億韓元。
兩家車企均為利潤高的SUV車型銷售強勁。從銷量來看,現代汽車減少3.6%,降至443萬輛,起亞汽車小幅增長,達到282萬輛。合計為724萬輛,維持在世界第5位。
現代汽車的營業利潤時隔7年增長,但與達到頂峰的2012財年相比,僅為4成左右的水準。主要原因是中國業務表現低迷。2019年在華銷量僅為65萬輛,比2016年減少43%。起亞汽車也出現同等程度下滑。由於2017年駐韓美軍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簡稱薩德、THAAD)問題,兩家車企的在華銷售持續低迷。
![]() |
現代汽車2019年5月停止北京第一工廠生産,起亞汽車同年6月停止江蘇鹽城第一工廠的生産。在1月22日的説明會上,現代汽車專務董事具滋用表示,「中國將徹底推進工廠運作的優化和庫存管理」。
為了彌補在中國的頹勢,現代汽車集團積極拓展的是印度市場。起亞汽車2019年12月正式起用年産30萬輛規模的印度工廠。除了SUV「Seltos」之外,到2020年還將在印度推出2款新車,以爭取廣泛消費者。
現代汽車也計劃2020年擴建印度金奈工廠,把産能提高至75萬輛,兩家企業合計産能將超過100萬輛。計劃將來向西亞和非洲出口,把印度作為市場開拓的立足點。
2019年在個人消費冷卻導致市場整體減少13%的背景下,現代汽車集團小幅增長,表現強勁。具滋用強調稱,「今後將提高SUV的比率,追求高收益」。如果印度銷量按計劃增加,最早2020年現代集團在中印兩國的銷量有可能逆轉。
有印度汽車分析師表示,「在設計、功能和價格等印度人偏好的基礎上充分研究、推進開發」,對現代汽車集團給予積極評價。目前表現強勁的起亞汽車的Seltos售價最低10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9.98萬元),價格適中。汽車行業相關人士表示,「與其他車企的SUV相比非常具有競爭力」。
![]() |
起亞汽車的SUV「Seltos」(圖由該公司提供) |
現代汽車集團的東南亞戰略也在加速推進。2019年12月宣佈在印度尼西亞建設年産25萬輛規模的整車工廠。計劃投入約1700億日元,生産SUV和純電動汽車(EV)。計劃向關稅低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市場出口。
不過,在印度和東南亞,日本企業擁有較高份額。競爭激化難以避免,現代汽車集團的前路並不平坦。
印度市場價格競爭激烈
印度汽車市場的競爭正日益激化。1月17日,中國長城汽車決定收購美國通用汽車(GM)在印度的出口用工廠,進軍印度市場。有分析認為,印度市場到2030年前後將從2019年的381萬輛增至1000萬輛左右,但目前市場正在縮小。消費者也對價格很敏感,培育為盈利來源並不容易。各家車企不得不「比拼忍耐力」。
在印度,僅乘用車的主要企業就有13家展開激烈競爭。具備穩固銷售網和品牌號召力的鈴木子公司瑪魯蒂鈴木掌握5成份額,但第3位以下則是當地的塔塔汽車和馬辛德拉公司(Mahindra & Mahindra)等,差距很小。即使是塔塔汽車,最近也在虧損,排在後面的企業被認為業績嚴峻。
印度汽車市場的競爭並未緩和。通用汽車2017年停止在印度銷售,但上海汽車集團通過收購通用的工廠而進軍印度,2019推出了旗下的英國老字號品牌「MG」的汽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早川麗 孟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