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零部件停滯影響全球汽車生産

2020/02/06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中國工廠的停産長期化,已開始對世界汽車生産造成影響。南韓現代汽車因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給陷入停滯,在2月4日以後,逐步停止位於南韓國內3地全部工廠的運作。已增長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作為零部件的供給基地也在加強存在感,向世界各地供貨。對日本也影響巨大,彰顯出供應鏈的風險。

  

     現代汽車在屬於主力的蔚山工廠,自4日起停止了高檔車「勞恩斯(Genesis)」的生産線的運作。關於停工時間,勞資雙方正在磋商,據稱至少將在約1周裏中斷生産活動。「現代」品牌的轎車和SUV的生産線也將在近期停工。

   

現代汽車將暫停南韓國內工廠的運作(圖由該公司提供

 

     中國2019年的汽車産量約為2570萬輛,在10年時間裏增至近2倍。零部件工廠不斷聚集于整車工廠的周邊,近年來出口也在增加。據中國媒體的報道顯示,中國2017年汽車零部件的出口額達到686億美元。按地區來看,對美國出口為25%,日本為10%,南韓為5%,德國為5%。

   

     對日本也構成打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數據顯示,2018年來自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進口額約為3470億日元,增加至「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爆發的2002~2003年的約10倍。當地的勞動者技能提高,豐田和本田等在日本國內的工廠也廣泛採用中國製造的零部件。

   

 


    

      如果此次新型肺炎的影響持續發酵,美國汽車行業也無法置身事外。美國2018年從中國進口了11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作為進口來源地,僅次於墨西哥,排在第2位,進口對象廣泛,包括引擎零部件和驅動系統零部件等。除了來自中國的直接採購之外,在日本和墨西哥的零部件工廠進行二次加工之後進口的情況也很多。

    

      美國汽車廠商高管表示,「來自中國的零部件通過船運抵達,所以到採購停止還有2個月左右的時間。假設整車生産停止,日本和南韓首當其衝,但如果長期化,遲早需要壓縮産能」。

    

      豐田紡織向日本進口在浙江省生産的椅套,並向日本東海理化的基地供應在上海生産的安全帶的帶子部分。豐田旗下的中央發條向日本供給在中國製造的門鎖纜等,該公司表示「還存在無法實現替代生産的品類」。

    

      一般來説,汽車零部件的庫存平均約為1個月,如果跨越邊境,提前準備更多庫存的情況很多。還有觀點認為,「各企業在春節前2~3周生産備貨,如果考慮到中國內需的動向,對日本國內生産造成影響將在2個月左右之後」(日本國內證券分析師)。

   

       不過,由於品類不同,「如果庫存較少,只能夠用1周」,豐田合成的董事岡正規表示。該公司針對前格柵和氣囊零部件等一部分産品,從中國向日本和美國供貨,將確認庫存,討論替代性生産。

  

      日本一家內飾相關汽車零部件廠商表示,「如果中國的停工長期化、無法獲得零部件,有可能無法在日本進行生産」。據稱,已通知具有合作關係的汽車廠商。

  

      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發生地湖北省以外的很多企業採取了停工時間延長至9日的措施。即使重啟生産,也存在物流的人員確保和通關人手短缺,能否迅速進行出口仍是未知數。行業內還有擔憂的聲音認為,「不僅是中國,世界的汽車生産都可能陷入停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泉裕之、細川幸太郎 首爾、多部田俊輔 北京、中山修志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