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加深與中國的蜜月關係
2020/06/01
5月29日,德國福斯宣佈,關於向中國安徽江淮汽車集團(JAC)的母公司出資50%達成基本協議。投資額為10億歐元。在中國市場擁有最大份額的大眾意在加深與政府的關係,進一步鞏固優勢。
![]() |
江淮汽車的新車銷量以2016年全部用途銷售64萬輛為頂峰,隨後持續下降 |
「大眾汽車集團攜手實力強勁、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的第二天早晨的人民大會堂,大眾首席執行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與江淮汽車合作協議的簽署儀式上如此表示。
江淮汽車的母公司、安徽省政府全額出資的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將在12月底之前進行增資,大眾將通過增資方式取得50%股權。此外,大眾還將與江淮汽車對半出資的純電動汽車(EV)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提高至75%。力爭在7月底之前簽署最終協議。
江淮汽車2019年的新車銷量為42萬輛。其中,商用車佔約6成。以2016年全車型銷售64萬輛為頂峰,隨後持續下降,此次想要借助大眾的力量捲土重來。熟悉汽車行業的相關人士指出,「江淮汽車在事實上併入大眾集團旗下的可能性很高」。
大眾在中國的乘用車銷量超過400萬輛,是掌握約2成份額的最大車企。不過,近年來受到了豐田的猛烈追趕。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的統計顯示,從2019年的乘用車銷售來看,大眾比上年減少1%,而豐田則大幅增長10%。通過出資江淮汽車,大眾的銷售規模將增加1成左右。
對大眾來説,中國是佔到銷量約4成的最大市場。赫伯特·迪斯透露稱,中國市場的利潤率也最高。同時,中國較早從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中復甦,與工廠開工率僅為4成左右的歐洲形成對照。
美國摩根士丹利的統計顯示,中國的汽車保有率僅為25%。與超過80%的歐美相比,增長空間巨大。大眾以首次買車的地方年輕人等為目標客戶,瞄準了此前的空白階層,推出中國專用品牌,與江淮汽車合作似乎也符合這一邏輯。
大眾29日還宣佈,向中國第3大車載電池企業國軒高科出資。總投資額為10億歐元。持股比率為26%,成為最大股東。國軒高科在車載電池的2019年産量上僅次於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和比亞迪(BYD)。大眾將鞏固擴大純電動汽車生産的基礎。
不過,此次的出資還有接納虧損企業的一面。但大眾仍決定出資,背後存在開始於約5年前的內情。
2015年10月,李克強在家鄉安徽省合肥市接待了德國總理梅克爾。李克強早晨視察了江淮汽車,向梅克爾提出江淮汽車和大眾的合作。被認為意在提振增長乏力的江淮汽車。
![]() |
2017年大眾和江淮汽車就成立純電動汽車業務的合資公司達成協定。當時,中國規定外資企業的合資夥伴不得超過2家,大眾已與上汽集團和一汽集團這2家存在合作關係。由於無法直接展開合作,在李克強的積極推動下修改了規則,如果外資車企的合作對象是純電動汽車,則允許與第3家合作。
此次出資還在收購總公司股權這一點上極為罕見。中國有很多與外資成立的合資車企,但與總公司並不是一家。
像大眾這樣的全球性大企業無法和國際關係脫鉤。中國領導層與美國川普政府正在圍繞貿易、高科技領域的技術開發及香港加深對立。中國或希望與在歐洲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德國代表性企業大眾加深關係。不過,在被稱為「新冷戰」的中美關係夾縫中,德國也有可能改變對中國的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深尾倖生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