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乘用車銷量:日系雙田猛追大眾
2021/03/05
從2020年在華乘用車銷量來看,排在首位的德國福斯減少1成,份額下降,豐田和本田躍居第2、3位。由於疫情下富裕階層和中産階層無法赴海外旅遊,德國寶馬和德國戴姆勒成為這部分的消費出口,實現增長。價格適中的SUV受到好評的重慶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也在增長。
![]() |
大眾推出全新帕薩特,試圖捲土重來(重慶市的4S店) |
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減少6.5%,降至2080萬輛。受疫情影響,很多車企上半年陷入苦戰,儘管政府的消費刺激措施讓車市在下半年開始復甦,但未能抵消上半年的下滑。
大眾維持了18%的最大份額,但銷量下降11.5%,降幅比整體車市更大,跌破了400萬輛大關。LMC Automotive的分析師康軍表示,大眾主力轎車「帕薩特」在撞擊實驗中收穫差評,在中國媒體和社交網站上擴散,導致了銷量的大幅下滑。
此外,自2020年12月起,由於半導體短缺,中國國內的汽車生産出現停滯。相關人士表示,車企最初預測中國車市低迷,減少了零部件訂單,但隨後市場迅速復甦,車企試圖迅速增加零部件採購,但無法確保足夠的半導體,因此預計2021年上半年依然會處於困境。
豐田銷量增長9.3%,排名從第3位上升至第2位,本田增長4.4%,排名從第5位升到第3位。兩家日系車企均推出在中國受歡迎的SUV等廣泛車型,同時借助強大的品牌號召力,維持了較高的保值率,因此獲得消費者的支援。
在外資企業中,美國通用汽車(GM)銷量減少8.3%,排名從第4位降至第6位。高檔車品牌「凱迪拉克」和主力品牌「別克」表現堅挺,但「雪佛蘭」表現低迷。法國雷諾·日産汽車·三菱汽車聯盟未能彌補上半年的下滑,排在第7位。
寶馬增長5.3%,戴姆勒增長7.2%,排名分別提高1位,躍居第10位和第11位。寶馬推進本地化生産的SUV「X3」表現強勁,梅賽德斯·賓士的SUV「GLC」也受到歡迎。美國特斯拉銷售14.5萬輛,排在第20位。
在中國,富裕和中産階層因疫情無法赴海外旅遊,對高端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正在增加。以豐田為例,高檔車品牌「雷克薩斯」銷售強勁,大眾的「奧迪」也維持了堅挺的銷量。
在中國車市持續表現低迷的南韓現代汽車和美國福特汽車出現分化。現代汽車下降31.0%,大幅低於100萬輛大關,排名從第8位降至第12位。熟悉汽車行業的證券分析師認為,「現代此前是外資品牌中的低價代表,但面臨外資實際降價和中國車企的品質提高,顯得進退兩難」。
![]() |
豐田憑藉品牌號召力在中國銷量不斷增長 |
另一方面,福特增長12%,排名由18位上升至16位。由於近年福特重新整合了銷售網路,推出新車不及時等,銷量一直大幅下滑,但新款SUV因高性價比等備受好評,銷量終於開始上漲。
中國車企中,上海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下滑9.9%,排名由第2下滑到了第4。雖然小型的低價純電動汽車業績保持良好,但低價小型汽油車的銷售下滑。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僅下滑2.0%,排名由第6上升到了第5。
吉利寬泛的産品陣容起了作用。高檔車品牌富豪在中國國內的銷售增長8%,吉利與富豪共同開發的年輕人品牌「領克」也增長37%,保持良好業績。
過去業績低迷的長安汽車增長20.7%,業績恢復。SUV「CS75 PLUS」的價位是10萬元(約160萬日元)起,比較便宜,並且外觀設計及駕駛輔助系統等備受好評,2020年的銷量超過20萬輛。其他SUV及轎車等也因性價比高得到了地方城市消費者的支援。
長城汽車僅下滑2.7%,保持排名第9。由於長城汽車一直以皮卡為主,擅長SUV車型,以地方城市為中心,SUV銷售堅挺,小型電動車也受到好評。奇瑞汽車也在小型SUV的拉動下,實現增長4.1%。
LMC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將增長9%。在有望高增長的世界最大車市上,大型車企的銷售競爭將更加激烈。隨著中國汽車的普及,二手車市場也已形成,因此,價格不崩塌的品牌和銷售戰略將成為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多部田俊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