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尋求成為純電動汽車行業的幕後主角

2021/03/26


      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將對純電動汽車(EV)業務用力踩下油門。3月25日,匯聚台灣內外的1200多家企業,舉行了首次供應商大會。後發的鴻海瞄準的是純電動汽車業務的大轉型。鴻海希望將電動汽車産業改變為接近智慧手機的業務模式,為了在純電動汽車行業加強影響力,準備工作正穩步推進。

    

     擔任純電動汽車業務首席執行官(CEO)的鄭顯聰表示:計劃在純電動汽車行業建立新商業模式,打造「安卓汽車」。

   

    成功模式

 

      鄭顯聰是曾擔任美國福特汽車的中國子公司副總裁以及歐美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現為Stellantis)的中國首腦等,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40年的人物。鄭顯聰否定自己長期生存的此前的汽車製造模式,提出新的業務模式,受到眾多純電動汽車企業的關注。

    

 

     「安卓汽車」到底是什麼?令人聯想到美國谷歌向智慧手機企業無償提供的作業系統(OS)「安卓」的商業模式。

    

     在智慧手機仍未在全球普及的2000年代後半期,安卓的登場明顯改變了智慧手機行業。隨著成為智慧手機大腦的安卓能無償使用,新興的智慧手機企業不斷湧現。

    

    小米和歐珀(OPPO)等中國企業是代表性案例。相繼擊敗聯想和索尼等原有大型廠商,成為如今躋身世界前列的存在。這是因為即使是後發企業,但能以安卓為依託,輕鬆地從事智慧手機開發。生産全部交給鴻海等代工企業,降低了投資負擔。

   

     鴻海尋求在純電動汽車行業建立這種商業模式。正在籌備相當於智慧手機的安卓、可無償提供的純電動汽車開發平臺「MIH」。具體來説,除了成為車輛開發骨架的底盤的詳細尺寸和規格之外,用於自動駕駛等的應對5G的詳細通信標準等參數由鴻海詳細作出規定。嘗試推動全球的純電動汽車企業使用。

   

    相關人士表示,鴻海無償提供的MIH將覆蓋車輛開發整體的約8成。據稱各純電動汽車企業只要自主開發外觀設計等剩餘的2成,純電動汽車即可完成。作為使用MIH的交換,生産要由鴻海全面承擔。

 

     推動純電動汽車普及?

 

     在世界範圍,如今純電動汽車行業不斷迎來新競爭者。專注於開發、不擁有需要鉅額投資工廠的無廠企業佔大多數。借助智慧手機的大量代工業務而聞名的鴻海看中了這一點。

     

      如果借助提供MIH來減輕各企業的開發負擔,今後新興企業將像智慧手機行業那樣不斷湧現,迅速推動純電動汽車普及這一可能性難以否認。

     


   

     熟悉中國大陸和台灣汽車和電子行業的瑞穗銀行的主任研究員湯進也認為,「鴻海成為純電動汽車行業平臺提供商的可能性很大。與華為技術的合作將來也可以預期。純電動汽車也將和智慧手機同樣,由兩岸企業合作控制生産,成為行業的核心」。

     

      純電動汽車將在不遠的將來採用較高的通信技術,猶如巨大的智慧手機。在智慧手機領域,鴻海和台灣企業壟斷了iPhone生産。在個人電腦領域,掌握世界生産的逾8成,在關係到安全保障的伺服器領域承擔近9成的生産,一直掌控「全球生産」。

    

鴻海希望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也加強存在感(Reuters)

 

    在出現嚴重短缺的半導體領域,如今台灣承擔全球代工的逾6成。鴻海尋求在新涉足的純電動汽車行業加強影響力,成為「幕後的主角」。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針對純電動汽車業務的規模今後超過智慧手機等現在主業的可能性,認為非常高。鴻海將於10月發佈採用MIH的新平臺。鄭顯聰表示這是純電動汽車行業首次嘗試。傳統的大型汽車企業目前只能提心吊膽地加以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