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車銷量因半導體短缺出現兩位數下降
2021/07/12
中國的新車銷量出現銳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1~6月銷量同比增長近3成,但從單月數據來看,5月減少3%,6月減少12%,連續2個月低於上年。自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3月以來,時隔14個月出現2位數下滑。主要原因是半導體短缺,如果半導體短缺長期化,有可能對中國經濟整體造成影響。
「晶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車型供應緊張」,7日記者來到廣州的日産汽車專賣店,店內的顯眼位置張貼著紅色橫幅。店員透露稱,「5月、6月的銷售比預期中更差」。「軒逸(Sylphy)」等主力車型仍有庫存,但除了黑、白之外的其他顏色以及不暢銷的車型沒有庫存。
![]() |
廣州的日産專賣店(7日) |
此前,與其他地區相比,半導體短缺對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中國的影響較為有限。在中國,自新冠疫情趨於平息的2020年春季以來,很多汽車工廠復工,比海外的工廠更早確保了半導體。
由於銷售也不斷復甦,很多外資汽車廠商也「優先向中國的工廠供貨」(日系車企)。不過,由於半導體短缺的局面比預期持續得更久,已開始對目前的生産造成影響。
![]() |
重慶長安汽車的高管透露,「希望增産熱門的SUV,但因半導體短缺影響,不得不減産」。來自歐洲零部件廠商的供給停滯,5月産量同比減少10%,轉為下滑,6月降幅擴大至15%。
長城汽車也透露,自4月起,「部分車型受到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以純電動汽車(EV)品牌「歐拉」為中心,長安汽車銷量強勁,但歐拉專賣店的店員表示,「熱門車型需要3個月才能交車」。北京汽車集團也自5月起,處於熱門SUV「BJ40」未能及時交車的狀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6月乘用車庫存僅約48萬輛,同比減少3成,連續2個月減少。該協會表示「跌破50萬輛的情況很少見」,由於庫存不足,供不應求的狀態將持續。
例外的是,以純電動汽車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保持良好勢頭。1~6月新能源車銷量約為121萬輛,是上年同期的3倍。
比亞迪1~6月的銷量中,汽油車約為9萬輛,同比減少6%,而新能源車猛增至約15萬輛,是上年同期的2.5倍。純電動汽車「宏光MINI EV」保持良好業績,為整體銷售做出了貢獻。
![]()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1年全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將同比增長8成至240萬輛左右,創歷史最高紀錄。不過,新能源車僅佔新車銷售總量的約1成,不足以彌補目前的下滑。
一般來説,純電動汽車的半導體配備量比汽油車多5成左右。雖然各車企比汽油車優先生産純電動汽車,正在採購半導體,但今後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勢頭也有可能放緩。
關於半導體不足的影響,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稱,7~9月將在一定程度上緩和,10~12月將進一步緩和。預計2021年全年新車銷量在2700萬輛左右,比上年增長約7%,仍保持強勁勢頭。不過,也有人警惕稱「7~9月開始緩和是最理想的狀態」(其他業界團體的高管)。
在中國,包括相關服務在內,汽車産業佔到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成。如果新車銷售低迷,將不可避免影響到整體經濟,中國政府也出台了需求刺激政策,一直扶持行業發展。
不過,半導體的確保主要依靠供求改善和各家車企的自助努力。中國汽車市場的前景尚存在不確定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多部田俊輔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