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前10有7家中企

2021/08/27


       在中國的乘用車市場,涉足小型低價純電動汽車(EV)的中國企業表現強勁。上海汽車集團、重慶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202116月的新車銷量是上年同期的1.5倍以上,市佔率擴大。如果僅從新能源汽車來看,上海汽車達到上年同期的逾7倍。在日系車中,豐田和本田追趕著排在首位的德國福斯。

 

       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16月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6%,達到1029萬輛。上年同期因新冠疫情擴大導致銷售下滑,今年受反作用影響而大幅增長。

 

 

       售價2.88萬元,無需專用充電樁

 

       觀察份額前10位的企業,上海汽車的自主品牌車增長52%,排名從第7位躍居第5位。其中包括上海汽車出資過半、美國通用汽車也出資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的銷量,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的增長做出貢獻。

 

宏光MINI EV(4月,上海)

 

       上汽通用五菱保持強勁勢頭的是最低價車型、售價2.88萬元的小型純電動汽車「宏光MINI EV」。除了不需要專用的充電樁、可通過家庭電源充電的便利性之外,簡潔的外形設計也獲得好評。

 

       從LMC Automotive發佈的1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來看,上海汽車超越美國特斯拉,躍居第1位。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的增長率超過3倍,而上海汽車則超過7倍,勢頭非常搶眼。

 

       此前持續表現低迷的長安汽車也恢復生機。該公司的自主品牌車增長67%,從第8位升至第6位。拉動增長的是小型純電動汽車「奔奔E-Star」。售價與宏光MINI EV基本相同,在地方城市銷售強勁。

 


 

       奔奔E-Star的普及車型的價格為2.983.98萬元。據長安汽車表示,充電一次的續航距離超過宏光MINI EV。從新能源汽車的份額來看,長安從上年同期的第14位迅速躍居第9位,闖入前十。

 

       吸引地方的年輕人

 

       在汽油車領域,長安汽車的SUVCS75 PLUS」表現強勁。漂亮的外觀和最低10萬元水準的價位受到地方城市的年輕人等的好評,實現了每月2萬輛以上的銷量。

 

       長城汽車也是低價的小型純電動汽車和SUV的組合推高了銷量。小型純電動汽車在「歐拉黑貓」拉動下增長。除了最低6.98萬元的適中價格之外,外觀設計也被認為比較「可愛」,得到女性的較高評價。長城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至5倍,份額排名則從第11位躍居第4位。

 

長城汽車的小型純電動車的外觀受到好評(4月,上海)

 

       SUV「哈弗H6」也表現強勁。長城汽車是以皮卡起家的企業。有分析認為,長城SUV的基本性能得到穩定認可,同時最低10萬元左右的適中價格、推出混合動力車等的産品線也産生效果。

 

       在外資廠商中,在中國市佔率保持首位的大眾陷入苦戰。受半導體採購難等影響,部分車型出現供應短缺,乘用車銷售整體的增長率僅為8.7%,市佔率也降至15.8%。通用汽車、雷諾-日産-三菱聯盟的增速也僅為8.0%,市佔率排名下滑。

  

       另一方面,從日本企業來看,豐田和本田均增長2成,表現堅挺。豐田的混合動力車(HV)銷售強勁,大約每5輛銷量中就有1輛是混動車。本田的SUVCR-V」和小型貨車「奧德賽」的混動版銷售大幅增長。

 

       富裕階層瞄準高檔車

 

       無法到海外旅遊的富裕階層對高端車型的消費顯示出熱情,高檔車銷量也實現增長。從乘用車整體來看,德國寶馬銷量增長近4成,從新能源汽車來看,特斯拉實現了3倍以上的銷量。中國針對數據向海外轉移問題向特斯拉提出要求,但LMC Automotive預測,2021年全年特斯拉在華銷量將達到上年2.6倍的38萬輛。

 

       LMC Automotive的分析師康軍預測稱,2021年全年的中國乘用車市場將增長7%,達到2230萬輛。康軍估算稱半導體短缺的影響將把銷量拉低67萬輛,相當於中國乘用車産量的約3%。他分析稱按企業來看,對大眾和本田的影響很大,半導體採購的成敗也將影響在華業務的增長走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重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