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企大舉投資全固態電池

2022/08/31


       圍繞車載電池,各家車企已開始採取下一步行動。剛剛宣佈在美國新建首家自主純電動汽車(EV)電池工廠的本田進一步著眼於未來,將投入430億日元,到2024年春季啟動全固態電池的驗證生産線。此外,豐田和日産汽車等也將全固態電池視為王牌,加快開發。

 

       全固態電池將鋰離子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之間的「電解質」改為固體。存儲能量的性能更好,能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而且不易燃,更加安全。作為採用液體的鋰離子電池之後的王牌,全固態電池的普及受到期待。

 

本田正在自主推進全固態電池的開發

 

       本田將在栃木縣櫻市的研究設施投入430億日元,在2024年春季啟動全固態電池的驗證生産線。將驗證性能和量産面臨的技術課題。力爭將自主開發的全固態電池應用於2020年代後半期上市的純電動汽車,還計劃用於摩托車等。負責電動化戰略的董事青山真二表示,「在新一代電池技術方面,希望自主掌握生産和成本結構,進而實現量産」。

 

       日産汽車著眼於2028年度之前的量産,推進關於採用「硫磺類」原料作為電池材料的研究,不使用一般的鎳、錳、鈷。2021年冬季,在神奈川縣追濱工廠內的研究所設置了面向純電動汽車的全固態電池的試驗設備。計劃2024年在橫濱工廠建立試産線。

 

       日産還尋求進軍美國等海外,將梳理相關課題。日産一直通過純電動汽車「LEAF(中國名:聆風)」進行電池開發,該公司高管表示「具備技術積累,人才也很豐富。希望使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盡可能領先於其他公司」。

 

       豐田正通過與松下控股合資的電池子公司,推進全固態電池的開發。豐田在全固態電池的專利申請數量上排在世界首位,計劃2020年代前半期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混合動力車。

 

       在歐美廠商當中,德國福斯向美國電池開發公司Quantum Scape出資,以全固態電池為王牌,加快推進開發。德國寶馬和美國福特汽車也在2021年擴大對美國新興廠商Solid Power的出資。寶馬將在2025年之前啟動搭載全固態電池的車輛的路上測試,2030年前上市。

 


 

       調查公司富士經濟的數據顯示,全固態電池的世界市場規模2019年為18億日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增至2.1萬億日元。截至目前,用於電子産品等的小型電池的實用化取得進展,而大型的車載電池仍處於開發量産技術的階段。各家車企認為,儘早量産是掌握新一代車載電池主導權的關鍵,正在加快推進實用化。

 

 

       本田在中國與世界最大車載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合作,在美國則攜手第2大的南韓LG新能源。隨著液態鋰離子電池的確保有了眉目,在830日的東京股票市場,本田股價一度較前一日上漲2%,漲至3755日元,創出年初以來的高點。

 

       高盛證券的湯澤康太在829日的報告中指出,「隨著在曾是課題的電池採購方面做好重大佈局,本田的積極純電動汽車戰略越來越具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邊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