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中國廠商合作在日本開發EV
2022/10/11
日本純電動汽車(EV)初創企業folofly(位於京都市)將相繼在日本銷售商用純電動汽車。2021年上市的廂式貨車將向大型運輸企業交付,folofly從2022年6月開始研發銷售卡車。folofly代表小間裕康擁有自己創業開發純電動跑車的經驗。雖然純電動跑車並未量産,但他這段經歷應用到了商用車上。
「在做純電的這10年裏,我的想法正在一個個地變為現實」,小間裕康表示。Folofly在6月推出了最大載重量為1噸的純電動卡車。正在和物流相關企業等展開供貨談判。
丸紅系公司負責銷售和維護
Folofly是2021年成立的初創企業。雖然成立才1年多,但已宣佈推出2款純電動汽車,2021年宣佈大型物流企業SBS控股將引進其廂式貨車。
![]() |
小間幹勁十足地表示,「我們將專注於對法人銷售,今後將以每年1款車的速度推出商用車」。大型卡車和巴士等日本仍未普及的純電動車型將成為候選。
創建僅1年的初創企業為何能相繼推出大型車企都不好賣的純電動汽車?folofly的正式交付將在今後展開,水準分工方式成為成長的關鍵。
Folofly採取無廠方式,職員人數僅為9人。目的是專注於策劃開發和銷售,以實現高效研發。生産委託給中國的工廠。在日本國內的銷售和維護則由維修零部件製造商丸紅Automotive負責。這家企業在日本全國擁有維修工廠和網路。
現在folofly的商業模式充分發揮了小間的工作經驗。
小間還是2014年推出純電動跑車的初創企業GLM(京都市)的創始人。在GLM時代,與歐姆龍和傑士湯淺等大型企業合作,自主研發了純電動汽車「Tommykaira ZZ」,限量銷售了99輛。
GLM累計獲得了數十億日元的融資。隨後2018年選擇與在香港上市的奧立仕控股(現為Apollo智慧出行)合併。
但是,進入上市企業奧立仕旗下後,難以維持跑車的開發。因為當時跑車業務虧損。「考慮股東的利益,我們放棄了跑車的整車銷售,改為專注於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代工」,小間回顧稱。
作為純電動跑車企業拓展業務的夢想破滅。但當時的經驗成為了Folofly的基礎。
![]() |
Folofly已推出2款純電動汽車 |
其一是取得造車牌照的(型式認證)的經驗。要銷售汽車,必須要被認定為符合日本國土交通省規定的安全標準。包括數百個檢測項目,按零部件提出安全標準等。海外廠商有時委託專業的檢測機構,但檢測費用高達5億日元左右,時間也需要1年以上。對於缺乏資金和人手的初創企業來説,取得造車牌照的門檻很高。GLM付出努力之後取得了牌照。
小間表示,「要取得汽車的型式認證,有幾個需要抓住的點」。雖然要證明數百個檢測項目的安全性,但有些零部件不需要自主檢測,使用零部件廠商的檢測數據報告即可。「得益於GLM時代的努力,我掌握了竅門」,小間説。結果,Folofly在創建約1年後便迅速推出了2個車型。
充分利用受到好評的底盤
GLM的第二項資産是與中國企業的人脈。GLM在中國還未普及純電動汽車之前的2014年便生産出在公路上行駛的純電動汽車。「當時我們從當地各種企業獲得了研發純電動汽車的委託」,小間回顧稱。
當時合作過的企業之一是中國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東風小康汽車。folofly目前的代工委託給了東風小康。新款卡車採用的底盤性能此前在汽油車上已經得到過認證,降低了開發的負擔。還與東風以外的中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小間表示,「我們不僅在已上市的産品上蒐集底盤資訊,從開發階段就開始了」。
另一方面,通過專注於商用純電動汽車,徹底簡化了汽車內飾等。梳理出了比純電動跑車更能降低成本的地方。卡車的銷售價格降至4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萬1720元)。
小間發揮此前的工作經驗,Folofly得以不斷增長。今後很有可能進入GLM並未經歷過的大量生産這一階段。能否走上軌道,或將成為folofly的第一個難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京都支社 新田榮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