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讓豐田多賺1.1萬億,但仍預計利潤下降

2022/11/02


  豐田針對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業績預期,儘管受到日元貶值的利多推動,仍維持了最終利潤下降的預測。由於資材價格上漲以及支援明顯受到影響的零部件廠商,超過1萬億日元的日元貶值效果被抵消。受生産計劃下調的影響,新車不足導致交付期推遲的長期化仍未緩解,豐田在銷售層面也持續受到制約。

   

  「難以預測汽車行業半年後的情況」。在11月1日的財報發佈會上,豐田副社長近健太如此描述業務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出口和海外業務規模巨大的豐田來説,日元貶值成為東風。豐田把全年預期匯率定為1美元兌135日元,調整為比此前貶值5日元。按營業利潤來看,將同比增長1.085萬億日元,有望至少獲得最近20年裏最大的匯率效果。

   

   

  顯示利潤在多大程度上因匯率波動而增減的「匯率敏感度」正在加強。從豐田來看,最近如果日元兌美元貶值1日元,全年利潤將被推高450億日元。海外業務的規模擴大和盈利改善取得進展,豐田的匯率敏感度在約20年裏增至逾2倍。

    

  但豐田仍面臨利潤下降,原因是承擔零部件廠商的成本上漲。由於日元貶值和資源價格走高,原材料價格和燃料費上升。原材料漲價導致的利潤下降金額達到1.65萬億日元,其中包含對受到原料漲價困擾的零部件廠商的支援。

   

  「(4~9月)順利進行了轉嫁」。向豐田供應特殊鋼的愛知製鋼的社長藤岡高廣10月28日在財報發佈會上如此表示。關於鋼材等原材料,豐田和零部件廠商之間的協議本來是在原則上由豐田承擔一定程度的價格上漲。愛知製鋼向豐田轉嫁的是燃料費,處在此前約定的範圍之外。豐田重視維持供應鏈,把日元貶值的利潤增長效果用於支援零部件廠商。

    

  對零部件廠商來説,豐田突然改變産量也成為沉重負擔。豐田把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生産計劃從970萬輛下調至920萬輛。

   

  車載半導體的供應至今仍不穩定。新車生産停滯,豐田的未交付訂單自2021年前後開始增加。

    

  尋求減少未交付訂單的挽回生産並未取得成果。對於根據生産計劃準備人員和設備的零部件廠商來説,豐田下調生産計劃成為負擔。

    

  生産減少還不利於解決新車交付期推遲的問題。豐田的副社長近健太表示,「仍未拿出消化不斷增加的訂單的時間表」。生産出來的新車將被優先交付給已下單但未交付的客戶,交付期實現正常化依然遙遠。

 


       

  實際上,交付狀況並未改善。豐田透露,從接單到工廠出貨的時間來看,小型車Aqua為「5~6個月」,與半年前相同。針對MPV車型埃爾法(Alphard)等以及雷克薩斯的大部分車型,僅表示「請諮詢專賣店」,並未給出期限。SUV車型陸地巡洋艦(Land Cruiser)和雷克薩斯NX等被迫停止接單的車型也很多。

   

  一位日本地方的豐田專賣店的負責人感嘆稱,「多次給客戶鞠躬道歉」。這是因為已簽約的汽車的交付期再三延期。「到何時會遭到厭惡呢?」在半導體不足導致生産依然難以正常化,專賣店正在為已簽約訂單被取消的隱憂而頭痛不已。

  

雷克薩斯大量使用半導體

     

  大量使用半導體的雷克薩斯的狀況尤為嚴峻。豐田透露,在最大市場北美,4~9月銷量比上年同期減少近2成。從日本出口的雷克薩斯受益於日元貶值,盈利能力很高。不過,生産無法順利推進,正在錯失盈利機會。

   

  針對各地區的合併銷量預期,豐田認為日本將比此前預期減少3%,北美減少6%,亞洲增長8%,分別進行了調整。豐田採購本部的本部長熊倉和生表示,半導體不足「已擺脫最糟糕的時期」,據稱到2023年各地區的銷售將恢復。

   

  不過,豐田把2022財年的以混動車(HV)為中心的電動汽車銷售計劃調整為同比增長3%的277萬輛,比此前計劃下調約30萬輛。其中,預計純電動汽車(EV)比此前計劃減少4成,降至5.8萬輛。由於新款車剛上市就召回,生産一度陷入停滯,似乎産生負面影響。

    

  此外,美國等國的利率上升隱憂也在加強,存在購車成本增加的風險。豐田的執行董事長田准表示,「有必要充分觀察相關影響」。在日元貶值東風吹拂期間,有必要為了滿足需求而儘早實現穩定生産。如果行動遲緩,有可能面臨客戶流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須賀恭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