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能源企業尋找中日韓外的新市場

2021/01/12


       在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出口大國澳大利亞,資源能源企業正在推進多元化舉措。其背後的推動因素是,在全球性的去碳化潮流中,主要出口目的地日本和南韓相繼發佈了2050年之前使溫室氣體凈排放降為零的目標。中國也宣佈力爭2060年實現碳中和。除了開拓新客戶和進行技術開發之外,澳大利亞也全面展開「去化石燃料」動向。

 

       在火力發電使用的燃煤方面,澳大利亞是與印度尼西亞並列的全球數一數二出口國。2019年澳大利亞的約4成燃煤出口到日本,近2成出口至中國。液化天然氣方面,日本、南韓在澳大利亞出口額中所佔的比例超過5成。如果這些國家停止使用化石燃料的話,會對澳大利亞企業産生巨大影響。

 

 

       澳大利亞煤炭企業正在專注尋找下一個市場。一家大型煤炭企業稱,「預計東南亞和南亞的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將會增加」,顯示出開拓新市場的想法。澳大利亞過去就一直將印度視為未來具有前景的出口對象。2019年,澳大利亞時任資源部長訪問印度,雙方就澳大利亞的煤礦開發等問題進行了磋商。此外,越南則是替代中國的煤炭出口目的地。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大型煤炭企業「兗煤澳大利亞公司(Yancoal Australia)」 的首席執行官(CEODavid James Moult則主張可通過技術革新來應對去碳化潮流,該公司煤炭産量的26%出口到日本。Moult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時強調,日本宣佈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降為零「並不一定宣告著澳大利亞生産的高品質煤炭的出口終結」。

 

       其原因是,通過溫室氣體排放較少的高效率發電站,以及回收二氧化碳後將其儲存于地下或者重新用作工業原料的「CCUS」(二氧化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我們生産的高品質煤炭仍會佔據一席之地」 (Moult)。

 

煤炭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産品(reuters)

 


 

       此外,1989年開始生産液化天然氣並向日本出口的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石油公司(Woodside Petroleum)則打算強化氫的相關業務,氫燃燒時不産生溫室氣體,作為「終極清潔能源」而備受關注。

 

       「我們的投資方向將由(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轉向氫(業務)和CCUS技術(開發)」,202011月,伍德賽德副總裁肖恩·格雷戈里在股東説明會上如此強調,稱將以此應對主要市場日本和南韓的變化。該公司2019年加入了在南韓從事加氫站建設和運營的南韓天然氣公社和現代汽車組建的企業聯盟,目前還在討論一項在澳大利亞南部塔斯馬尼亞製造氫的計劃。

 

       雖然天然氣燃燒時排放的溫室氣體比煤炭要少,但仍屬於化石燃料。調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的科瓦德·伯布納格里(音譯)表示,「要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排放為零的目標,需要在2040年之前停止發電站的排放。估計首先是煤炭,510年後會停止天然氣(的使用)」。

 

       因向中國出口鐵礦石而實現快速增長的澳大利亞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也打算涉足氫相關業務。20201130日,該公司與川崎重工業、岩谷産業簽署了關於構建液化氫供應鏈的備忘錄。FMG還在考慮在塔斯馬尼亞開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氫業務,爭取2021年作出投資決定。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過去曾將煤帶到議會上,被認為是「煤炭擁護派」。對於日本提出凈排放降為零的目標,莫里森自信地表示,「不擔心未來的(資源和能源)出口(下滑)」。不過,在全球去碳化潮流加快的背景下,企業已開始瞄準可再生能源投資以及新出口市場的開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本史 雪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