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內將停止對煤炭火電的出口支援
2021/06/18
隨著七國集團峰會(G7峰會)達成協定,日本政府將在2021年內停止煤炭火力發電的新增出口支援。G7峰會上不僅討論了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多的煤炭火力的出口支援,還討論了在國內停止使用煤炭火電。在歐美轉向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日本的應對措施不夠及時,無論是作為國內的電源,還是基礎設施出口的候選,都尚未找到煤炭火電的替代品。
日本政府在氣候變化相關領域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中,發電效率高的煤炭火電的出口是主力之一。2019年日本政府和民間對氣候相關的資金支援總計達到約1.373萬億日元,其中煤炭火電為3610億日元,佔26%。在國際協力銀行(JBIC)等的支援下,決定向越南出口高效率的火力發電系統。
![]() |
基於峰會的協議,日本原則上將取消包括高效率的煤炭火力在內的出口支援。同時提出了維持支援的例外情況,例如僅限於設置回收二氧化碳或埋入地下的設備、將氨氣混入煤炭後燃燒的機制等。
對於結束出口支援的政府方針,一直在海外開展業務的日本國內能源相關企業發出表示困惑的聲音。日本最大煤炭火力發電企業J-POWER表示,「是不是具備高效率就能出口?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封存功能?還是説全部停止?政府的態度不明確,現階段無法評論」。
日本的綜合商社提出原則上不再開發新增煤炭火力的方針。住友商事對於孟加拉國的馬塔巴裏燃煤電廠的擴建項目表示,「(作為唯一的例外)今後將討論參與項目的利弊」,今後有可 能受到影響。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G7峰會有關氣候變化的討論中表示,「自2021年起,將在5年裏官民攜手支援6.5萬億日元」,提出了與此前水準相當的對發展中國家支援方針。雖然需要找到取代煤炭的「商品」,但目前尚沒有頭緒。
![]() |
日本目前是G7當中唯一一個對煤炭火電出口提供支援的國家 |
日本一度大力發展核電,但在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以後,技術開發等陷入停滯,不具備積極出口的環境。從可再生能源來看,在光伏面板領域,日本企業在2000年代中期曾佔全球份額前列,但被低價的中國産品擠壓。在蓄電池領域中國企業也不斷增長。
在風力發電的風車領域,歐洲企業具有優勢。日本産商品不多,當前將專注於排放量比煤炭少的高效率天然氣火力發電設備和地熱發電的經驗等。
除了對外支援,日本國內的供電也將受到影響。G7峰會的聯合宣言中表明「進一步加快撤出未採取減排對策的煤炭火力發電」。
在日本,煤炭火力佔整體供電的比率截至2019年度為31.9%,在G7中最高。在事務級官員協調G7宣言的過程中,出現了設置撤出國內煤炭火力最後期限的方案,但因日本等反對而放棄。
![]() |
日本政府決定在2030年之前升級和廢除老舊、低效率的煤炭火力。不過,這一決定還表示,針對截至2021年4月發電效率在43%以上的設備,在2030年以後繼續在國內使用。
目前,核電站的重啟運作未取得進展,再加上電力自由化導致的競爭環境,高成本的石油火力發電等相繼廢除,夏冬兩季的電力供求趨於緊張。雖然煤炭火電將會縮小,但今後仍將是寶貴的供給來源之一。
由於此前未能推進向符合世界潮流的電源構成進行調整,日本正變得一籌莫展。日本政府正在調整顯示中長期能源政策方向性的能源基本計劃和2030年度的電源構成。圍繞擴大引進可再生能源的具體政策和如何對待作為脫碳化電源的核電,日本將持續展開協調。由於應對行動遲緩,兼顧穩定供應和脫碳化的難度正在提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