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碳時代中東的存在感反而會增強?
2021/10/26
松尾博文:1970年代,橫跨亞洲去倫敦旅行的作家澤木耕太郎意外在初冬的阿富汗長期停留。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當時處於短暫的平穩時期,一度成為周遊世界的年輕人的落腳之地。
澤木耕太郎的著作《深夜特急》所描寫的幸福的阿富汗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由於內戰長期持續,遊客曾經坐著巴士搖搖晃晃駛過的邊境如今成了難民們拼命想要越過並逃離的地方。
駐守阿富汗20年的美軍已經撤離。美國總統拜登在演講中説「除了防範美國本土受攻擊之外,美國在阿富汗已經沒有重要的國家利益可言」。
![]() |
美國前總統詹姆斯·厄爾·卡特在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後,警告稱「想支配波斯灣地區的任何勢力的企圖都是對美國權益的侵犯。將採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一切手段擊退侵犯行為」。
中東有陷入混亂的風險
20世紀能源地緣政治學的中心是石油。因為確保從波斯灣運輸原油的路線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至關重要,因此美國深入介入中東地區。
然而,頁岩革命顛覆了這一前提。美國已經可以開採埋藏在本國內深層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氣,已經不再必須依賴進口。美國擺脫了石油斷供的擔憂,沒有理由「每天為了阿富汗花費3億美元」(拜登)。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將於10月31日開幕。擺脫石油的潮流將進一步提速。國際能源署(IEA)10月13日公佈的長期展望表明,如果實現零碳,2050年的石油需求將降至現在的四分之一左右。
遠離石油將給産油國帶來收入的嚴重減少。未來等待中東的是兩種前景:(1)被混亂和無序支配、(2)發展産業,擺脫石油依賴,實現自立。
失去收入的産油國將無法全部承擔國民的教育和福祉。國家失去凝聚力,國民向民族和宗教尋找歸屬感。社會動盪擴大,混亂將引來過激派。
如果不想陷入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利用石油資金培育産業及加快投資國家化,探索軟著陸。對世界而言,希望看到的當然是後者,但這條道路不一定保證能實現。
日本有可能更依賴中東
令人煩惱的是日本和亞洲有可能進一步依賴中東的能源。在石油消費緩慢減少的過程中,高成本生産國將退出,成本低的中東的份額將增加。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到2050年全世界對以中東産油國為中心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的採購依賴度將由2020年的47%提高到61%。
也就是説,中東和俄羅斯的意向將容易左右能源市場。石油、天然氣及煤炭等目前引發的連鎖性能源價格暴漲或許就是危險的開端。
![]() |
在原油價格上漲的背景下,汽油價格持續處於高位(10月15日,東京都內) |
目前,原油價格處於7年來高位,天然氣價格高漲直擊歐洲。化石燃料需求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由於燃料價格高漲和可再生能源供應能力的不足,導致電力供應跟不上需求。試圖從新冠疫情下恢復經濟的世界正面臨與脫碳理想之間的鴻溝。
OPEC的增産左右著原油市場行情,而在歐洲天然氣緊張的背景下,俄羅斯的動向備受關注。歐美石油公司減少投資,而中東産油國紛紛增強生産能力。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則計劃提高原油産能,卡達將投資287億美元,增産4成液化天然氣(LNG)。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小山堅指出「擁有能根據需要靈活應對的剩餘産能的中東和俄羅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市場有可能被他們的戰略行為所左右」。
最適合生産氫和氨的地區
正因為如此,也有意見主張應該加快脫碳。但需要關注另一方面。那就是即使迎來脫碳時代,也有可能仍依賴中東的資源。
![]() |
沙烏地阿拉伯的光伏發電設施(資料圖,REUTERS) |
沙烏地阿美與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旗下基金等共同在該國中部著手的光伏發電項目的輸出功率為150萬千瓦。電力將按每千瓦時1.24美分的價格進行批發。價格只有日本的八分之一。
日照充足、土地廣闊的中東是光伏發電成本最低的地區。輸出功率與核電站相當的巨大項目相繼在中東落地。如果使用這些可再生能源製造綠色氫和氨等脫碳燃料,將比任何地方都有競爭力。
不僅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等海灣産油國,北非的摩洛哥及埃及也在想辦法利用充足的太陽光。石油及天然氣的生産成本自不用説,就連從化石燃料中去除二氧化碳製造的藍氫的競爭力也比其他地區更擁有壓倒性優勢。
鋼鐵及化學等製造業的脫碳需要氫。誰能供應日本國內無法滿足的巨大氫需求?有出口餘力的中東是最佳候選。歐洲企業正在穩步建立生産基地。因此,即使步入脫碳時代,也無法"撤出"中東。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