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支援可彎曲光伏電池量産,減少中國依賴
2023/04/07
日本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普及「可彎曲光伏電池」的方針。將支援日本國內企業的量産,在公共設施、車站和學校等處引入。由於這種電池面板可貼在牆上,還可以降低成本,所以光伏發電設備的設置地點將會增加。傳統的光伏面板幾乎均由中國製造,日本力爭通過新一代光伏電池板的國産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日本政府4月4日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歸納了擴大引入可再生能源的實行計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指示相關省廳採取應對措施。
![]() |
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可以彎曲,因此可以設置的場所更多 |
計劃的核心之一是到2030年使被稱為「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新一代面板實用化。特點是與矽製光伏面板相比更輕、且可彎曲。能夠貼在大樓的牆壁和彎曲的屋頂上。日本政府將明確攜手企業等推動供應鏈建設和普及的方針。
此前日本政府一直在開發方面扶持企業,今後將在量産技術的研發和生産體制的完善方面提供支援。政府將動用通過新發行的「GX(Green Transformation)經濟轉型債」籌集的資金。這將成為以GX轉型債提供資金支援的先例。
日本政府還將創造需求,推動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普及。將在國家和地方自治體的公共設施積極設置。日本文部科學省管轄的學校設施和國土交通省管理的機場也將採用。
富士經濟的數據顯示,預計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35年將達到7200億日元,增至2021年的約50倍。
![]() |
此外,實行計劃針對「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還將寫明2023年度內制定引入目標的方針。關於用於住宅等的蓄電池,今後的引入計劃也將在同年夏季確定。
可彎曲光伏電池的普及政策兼顧了脫碳與能源安全
日本政府將推動新一代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普及,力爭實現脫碳化與能源安全保障的兼顧。鑒於烏克蘭危機,各國將加強能源安全保障。希望促使作為可再生能源核心之一的光伏面板能在國內採購。
雖然鈣鈦礦型光伏電池是日本研究人員在2009年發明的技術,但中國企業被認為在量産方面領先。中國初創企業「大正微納科技」已于2022年7月開始量産。源自英國牛津大學的初創企業也在開發效率高的技術。
在日本國內,預計積水化學工業和東芝也將在2025年以後啟動量産。
從以往的光伏面板來看,日本在開發和實用化階段領先。在進入普及期後,中國企業將大規模低價生産,中國製造的産品佔到全球市場的8~9成。
在蓄電池領域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日本將避免新一代光伏面板重蹈覆轍。
![]() |
積水化學的鈣鈦礦型光伏電池設置在牆面上的效果圖(圖片由NEDO提供) |
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普及在經濟安全保障上也具有重大意義。從作為主要原料的碘來看,日本的産量世界第2,容易建立供應鏈。可防止在擴大光伏利用的過程中因供應鏈混亂而無法進口的事態。
增加光伏面板的安裝地點也是日本脫碳化面臨的問題之一。
日本政府提出到2030年度把光伏電力佔國內發電量的比例提高至14%~16%的目標。2021年度光伏電力的比例僅為8.3%,需要在10年內增至近2倍。
隨著現有的光伏電池不斷普及,在山區較多的日本,今後可以設置的地點有限。有必要使用現在無法發電的地點。
截至目前,日本政府主要在開發方面扶持新一代電池。一直通過支援脫碳化技術的「綠色創新基金」為企業提供支援。
日本政府新歸納的實行計劃的特點是,不僅限於開發,還重視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在普及期提高産業競爭力的對策。
也有觀點指出,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如果引入量的前景等變得明朗,有可能進一步推動普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