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明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他國率先量産
2021/09/13
採用印刷技術、以此前一半成本即可製造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9月啟動全球首次量産。波蘭初創企業將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在建築物外牆等處設置的電池來供貨。英國和中國的企業也將在2022年啟動量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價格低廉,不受設置場所制約,如果能成功普及,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或將提高。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在薄玻璃和塑膠基板上塗抹液體後燒製而成。與通過矽結晶生長而製成的傳統「矽型」太陽能電池相比,製造成本下降。矽型太陽能電池的設備批發價為每千瓦500~1000美元,而鈣鈦礦型預計僅為一半左右。此外,重量僅為矽型的十分之一,便於安裝在建築物和純電動汽車(EV)上。
如果印刷在塑膠等柔軟的基板上,還能夠彎曲,設置於建築物的外牆等處,把街頭變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站」。將光能源轉變為電力的轉換效率為10~20%左右,雖然低於矽型的最高20%水準,但具有充分的優點。
波蘭的初創企業Saule Technologies一直推進量産的準備工作。5月開設了包括試生産線在內的全球首座工廠。9月開始供應為超市等處的電子價簽輸送電力的室內用電池。該公司表示「銷售價格尚未確定」。
據悉在光線比室外弱的室內,轉換效率為20%,相對較高。Saule採取了減少印刷過程中的多餘化學反應、使用適合量産的噴墨印表機等措施。
工廠具備每年生産4兆瓦電池的産能。首先瞄準今後將增加的面向智慧家電等物聯網設備的市場。力爭數年後供應與建築物外牆結合、或設在屋頂上的電池和純電動汽車電池。
此外,源自英國牛津大學的初創企業Oxford PV開發了在矽型之上疊加鈣鈦礦型、使之結合起來的「串聯型」太陽能電池。尺寸為15.6釐米見方,轉換效率達到29.5%,屬於世界最高水準。
7月Oxford PV宣佈在德國勃蘭登堡州建設了工廠。力爭年産100兆瓦,2022年啟動量産。2020年11月從勃蘭登堡州獲得用於工廠建設的880萬歐元補貼。
在日本國內企業中,東芝受到關注。東芝在700平方釐米左右的薄膜型電池上實現了世界最高的14.1%的轉換效率。據悉通過在材料的組合與塗佈方式方面下工夫而實現了高轉換效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