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掀起人形機器人主導權之爭
2015/06/19
![]()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軟銀社長孫正義和鴻海首席執行官郭台銘一起宣佈面向一般公眾銷售Pepper |
鴻海和阿里巴巴將分別向軟銀的機器人業務子公司出資20%,構建從生産到開發、銷售的一條龍體制。將從明年開始利用阿里巴巴的網購平臺等面向全球銷售。
日本經濟産業省等機構統計顯示,2015年日本國內的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日元,到2035年將擴大至接近10萬億日元。其中,傳統型的産業用機器人的增長率僅為18%,而「Pepper」等「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擴大至13倍,達4.9萬億日元。在18日的記者會上,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表示機器人會像飛機和汽車那樣變得非常普及,而且將發揮巨大作用。
此前機器人一直在工業生産的一線發展。最近隨著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機器人逐漸具備了自主思考和做出細膩動作的能力。在家庭和職場中的用途出現擴大,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全球的大型企業相繼進入機器人領域,競相在廣泛的用途中尋找商機。
谷歌將機器人定位為繼智慧手機之後的又一大增長領域。通過併購(M&A)等方法,在災害應對和醫療等廣泛領域「撒網」。
![]() |
美國亞馬遜2012年斥資7.75億美元收購機器人創業企業Kiva Systems,將進行商品配送作業的機器人推向實用化。力爭幫忙需要大量人手的物流行業節省人力。
在機器人開發方面歷時半個世紀並取得了成績的日立製作所計劃2018年將共生型機器人推向實用。日立製作所在強化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部門配置了2千位研發人員。
人型機器人除了識別和處理音聲和圖像,在安全對策方面也需要具備與産業用機器人不同的技術和經驗。隨著智慧手機迅速在全球普及,在終端和電子零部件行業掀起了激烈的市佔率之爭。有望在巨大市場持續增長的機器人領域的主導權之爭也開始全球範圍內掀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