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要轉守為攻

2015/07/02


      索尼6月30日宣佈將通過公募增資以及發行新股認購權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券,CB)等最多籌資4400億日元。這是索尼時隔26年再次進行公募增資,索尼希望確保長期資金,並集中投資在全球份額居首的圖像感測器業務,進一步提高競爭力。索尼認為長達約10年的電子業務重組已告一段落,計劃今後將經營重心轉至尋求增長。

 
      索尼計劃通過公募增資籌集約3200億日元,通過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籌集1200億日元。將以公募方式最多發行新股9200萬股,可轉換公司債如果全部行使新股認購權則將達到2271萬股,加起來相當於已發行股票的9.8%。關於公募增資,預定日本國內佔約40%,海外佔約60%,均在7月21~23日啟動。

      「如果要籌資那就利用公募增資」,該項目的啟動要追溯到2014年12月。索尼高層向負責籌資事宜的投資銀行相關人士説出了內心的想法。

     之所以如此表示,是因為索尼切實感受到了結構改革的成效。此前,忙於電子業務重組的索尼因通過裁減總部及銷售公司的員工等進行結構改革,整個公司曾瀰漫著緊迫感。2014年年底,一位高層表示,「業績確實出現迴轉」。隨後,索尼股價應聲上漲,股票市場要求給出具體增長戰略的呼聲日漸高漲。

     15年2月,索尼確定了以社長平井一夫和副社長吉田憲一郎為核心的新經營體制,同時提出了截至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的中期經營計劃,其中提到了「向盈利和增長領域進行投資」。平井表示,「今後將致力於創造機會,實現未來增長」,可見索尼為了將增長預期變成現實,正伺機確保資金。     

     籌集的資金將用於圖像感測器等元器件業務的增産投資,以及研發費用。拉動索尼增長的是元器件、遊戲、電影和音樂業務,但索尼明顯表現出將重點投資潛在增長力較大的元器件業務的想法。計劃到2017財年使該部門的營業利潤最多達到1800億日元,同比增至2倍。

 
      通過增資,索尼的自有資金比率(不包括金融在內,截至上一財年底約為29%)將有所增加,財務體制會得到改善。如果有助於提高評等,資金確保的自由度將增加。此前,因忙於重組,索尼在新技術和新産品的投資方面比較草率,而眼下終於將找到機會像松下和日立製作所一樣,著手進攻型投資。

      索尼6月30日的股價一度較上一交易日下滑9%,跌至3430日元。這是因為增資報道一齣,股民擔憂單股價值變低,但最終收盤價為下滑8%,低於因發行新股而出現的稀釋率(約10%)。市場上有聲音表示,「(索尼此舉)是為了增強優勢業務而進行的積極增資」(日本信金資産管理 藤原直樹)。

      索尼設定的目標是,到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合併營業利潤達到5000億日元以上(上財年為685億日元),凈資産收益率(ROE)達到10%以上。

      雖説索尼一直在進行重組,但智慧手機和電視的需求和價格變動較大,要確保穩定收益仍非易事。索尼能否通過此次增資,利用籌集到的資金,切實回報市場長期以來的期待呢?市場正對索尼平井體制的手腕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