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 今年2月,索尼發佈了第二個中期經營計劃,隨後各經濟類雜誌均刊登了有關索尼的專題報道。都是對索尼進行犀利點評的內容,其中提到了「世界的索尼」能否東山再起等問題。
眾所週知,索尼是一家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遠播的國際性企業。同時還是二戰後一直拉動日本經濟的代表性企業,而在泡沫經濟崩潰後,隨著日本的衰落,索尼也陷入低迷狀態,對此日本人也痛心不已。雖然很多人都懷著希望索尼東山再起的願望,但遲遲未能看到積極的跡象。
2012年以來為期3年的第一個中期經營計劃以未實現而告終,上市以來首次沒有分紅。股東等之中出現了對平井一夫社長不滿的聲音,但平井社長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獲得了連任。繼續坐在首腦的寶座上,掌握領導權。
在平井社長就任之後的最近3年裏,推行了物流成本等的調整,實施了降低成本和裁員等結構改革。平井社長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顯而易見的成果,但正在穩步朝著積極方向前進」。
在今年啟動的第二個中期經營計劃中,主要提到了以下內容,
●進一步升級數位相機、Walkman高解析度音頻播放器等現有商品,打造讓消費者更加感動的、令人期待的商品。
●在電子領域推出類型與以往不同的商品。
●繼續開發音樂和遊戲等一直以來開發的商品。
此外,在此次計劃中得到強調的是,分拆電子相關業務。除了已分拆的電視、移動終端和遊戲業務之外,還計劃今年秋季分拆涉足Walkman等業務的影像和音響部門。
針對分拆相關業務的意圖,平井社長列舉了以下3點:
?希望減少組織的層級,使更加迅速的決策成為可能;?通過分拆各項業務,推動基於長期觀點的開發投資和人才培養;?通過各項業務分別編制資産負債表,設定考慮到股東利益的數值目標,促使管理層明確結果責任。
索尼旗下有1300家子公司,相關企業100家以上,但索尼銷售額的7成來自從總部分拆出去的這些企業。其意圖似乎是,必須使旗下企業反應更加迅速,更靈活地採取行動,賦予各個公司許可權,並以此提升收益。
但是,目前也存在「經營者責任將何去何從?」和「或將有助於高層規避責任」等質疑的聲音,這一點不容否認。即使平井社長聲稱「正在朝著積極方向前進」,但外界看待索尼的目光依然嚴厲。
關於很多日本人尤其感到遺憾的事情,索尼業績低迷自不必説,尤為嚴重的是,稱得上「索尼精神」的挑戰精神或許正在喪失。
提到索尼,人們都知道是1946年由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以「東京通信工業」這個名稱成立的日本有代表性的企業。1950年,開發了日本第一款磁帶錄音機。隨後,1979年開發了能聽音樂的攜帶型磁帶錄音機「Walkman」,以此震驚了世界。這才稱得上「令人期待的商品」不斷湧現。
以個性不同的2個人為中心,將索尼培育為如此巨大的企業,最終成為了傳説。
索尼具有與松下、夏普和日立製作所等其他大型企業不同的獨特氛圍。這與索尼一直以來外籍員工人數眾多有關,顯示出自由而國際化的感覺。
但是,最近索尼裁員等負面話題經常出現在大眾媒體上。據稱,索尼設有「裁員室」,裏面聚集了被認為無法成為戰鬥力的中老年員工,與此同時,優秀員工則不斷因失望而離開索尼。
索尼的東山再起還關係到日本的復興。應該有很多日本人期望索尼再次迎來輝煌的日子。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