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終於要復甦了。索尼於4月30日發佈業績預期稱,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的合併最終損益預計盈利1400億日元(2014財年為虧損1259億日元)。這將是索尼時隔3年轉為盈利。儘管與日本其他大型家電及電子企業相比,索尼的業績改善腳步仍較緩慢,但電視及個人電腦等電子業務的結構改革已有眉目,實現再增長的基礎正逐步完善。如何在圖像感測器等優勢業務上確保穩定的盈利模式是索尼當前所面臨的一大課題。
索尼副社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吉田憲一在記者會上針對索尼的現狀表示,「雖然大規模裁員已經結束,但一半的業務就像病後初愈一樣。」從首次出現無分紅的2014財年,到2015財年中期(2015年4~9月)只有10日元的分紅(全年預期尚未確定),可以説形象地反映了索尼的現狀。
索尼曾經持續低迷的電子業務在本年度出現的戲劇性轉變成為全公司「復甦到一半」的原動力。
仍拖著「病軀」的索尼有勝算嗎?
2014財年索尼因電視銷售公司和總部的裁員以及智慧手機的減損損失等,計入了3300億日元以上的結構改革費用,但到2015財年這項支出減少到了450億日元。之前的裁員已經在人事費用等成本削減方面初見成效。另外,佔全球市佔率首位的圖像感測器等電子零部件業務預計增益30%以上。儘管遊戲業務出現下滑,但索尼仍然決定對以暢銷遊戲機「PS4」為主的遊戲部門加大促銷費用和研發費用的投入。
由智慧手機、遊戲、相機、電視、電子元器件5個部門構成的電子業務在2015財年預計盈利1940億日元(2014財年為虧損17億日元),恢復至盈利超過3000億日元的2007財年(截至2008年3月)之後的水準。股市對索尼的業績上漲也表示出信心,日本信金資産管理公司的首席基金經理藤原直樹認為,「索尼發佈的業績預期仍比較保守」。進入2015年以來,索尼的股價大幅上漲47%,其原因為一直停滯不前的裁員計劃終於開始實施,受到市場好評。
終於露出復甦跡象的索尼面臨的問題在於,收益增長的主要內容以及核心業務尚未明確。
索尼的競爭對手們正在縮小容易陷入價格戰的消費電子業務。例如,松下將汽車和住宅作為核心業務,日立製作所則將重心放到基礎設施業務上。雖然索尼社長平井一夫表示,「不會在消費電子業務上後退一步」,但索尼並無勝算。
仍在拖著「病軀」的索尼提出目標,將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的營業利潤提高至上財年的7倍,達到5000億日元以上。副社長吉田表示「為了能夠挑戰新業務,我們決定加大投資,將在今年開始實施。」
2015財年的設備投資額達到5100億日元,是上財年的2倍,成為索尼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投資,其中60%的投資集中在圖像感測器等電子元器件部門。此外,向智慧手機等設備搭載的圖像感測器投入的資金達到2100億日元。
「完全復活」的條件
索尼圖像感測器的全球份額高達40%,將通過積極投資來穩固全球首位的寶座。為了加強遊戲産品的聯網功能,索尼將進一步增強伺服器等的性能。另一方面,索尼的投資分配有張有弛,將減少對智慧手機和電視業務的投資。電子元器件、遊戲、電影和音樂等娛樂業務將成為索尼未來3年的三大核心業務。
日本美林證券公司的片山榮一認為,在採取各種舉措成功「止血」之後,索尼在「感測器和遊戲業務上的積極投資將通過收益增長顯現出來」。在電子元器件業務仍然能夠賺錢的時候,索尼能否找到並培育出新的增長引擎呢?只有培育出不遜色於南韓三星和中國企業的産品和服務,索尼才能具備「完全復活」的條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