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重振電影業務不再靠「大片」?

2018/04/12


  最近幾年一直沒有大熱作品,被其他競爭對手拉開距離的索尼電影部門最近推出的一部電影出人意料地大賣。4月6日在日本上映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目前的全球票房創出索尼作品中的最高紀錄。在控制預算的同時,通過非好萊塢式製作手法製作出的大熱作品能否在內容産業競爭日趨激化的背景下,開闢出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呢?

   

4月6日開始在日本上映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是索尼影視娛樂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2017年12月在美國上映的作品。講述了4名高中生穿越進遊戲中進行冒險的故事,是1995年版《勇敢者遊戲》的翻拍。一名家住東京都港區的女性(62歲)在4月6日首映當天觀看了該片,她表示「輕鬆看完了電影,感覺非常有意思」。

  

  目前該片的全球票房收入已達9億4千萬美元。超過2002年上映的《蜘蛛人》,成為索尼影視娛樂歷代作品中的票房冠軍。索尼影視娛樂日本法人的電影部門副代表仲澤直美表示「(該片)在全球大賣,超出預期」。

   

  2010年代之後,除了《蜘蛛人》和與其他公司共同製作的《007》系列外,索尼影視娛樂一直沒有其他大熱作品。以美國市場為例,索尼影視娛樂的票房份額此前長期保持在10%以上,但在2015年下滑至8~9%,僅排在第5位。2017年,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 Pictures)滑出「票房前6」的位置,對於索尼來説猶如前車之鑒。

  

    

  一方面,2017年握有約22%票房份額的華特迪士尼收購握有13%票房份額的21世紀福克斯,雙方的合計份額超過30%。美國通信巨頭AT&T也著手收購佔據近20%票房份額的時代華納。競爭對手不斷擴張,投入雄厚的資金製作電影。   

       

  而成為美國電影年底檔期票房黑馬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的製作費不到1億美元。與迪士尼的《星際大戰》等2~3億美元相比,製作費預算十分有限。即便如此《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仍然獲得大賣的原因之一是採用了不拘于好萊塢式的製作手法。

    


       

  「有什麼意見請暢所欲言」,在電影還沒開拍之前,《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的腳本就被送到全球各國索尼影視娛樂當地法人高層的手中。做好保密工作是美國電影行業的常識,在此次不遵循常識行動的背後,2015年上任的索尼影視娛樂集團主席湯姆·羅斯曼的意向在發揮作用。  

   

  如何製作出能夠被全球接受的作品呢?《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反映了亞洲區域負責人「應由動作明星來擔當主演」的意見。海外法人的意見對演員的起用方針産生了影響,該片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票房收入達到目標的2倍以上。一方面,對於呈現出華麗動作、精緻畫面,導致近年來電影製作費膨脹的特效等技術,該片則儘量控制預算。

       

  索尼的電影業務在電子業務萎靡不振的2000年代對集團整體構成支撐。一方面,由於與其他企業共同收購的米高梅破産、網路攻擊導致資訊洩露以及美國對沖基金第三點(Third Point)要求索尼將電影業務與音樂業務一同進行分割等,電影業務成為令索尼經營者煩惱的課題。

   

  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由於DVD市場規模萎縮,索尼影視娛樂計提了超過1100億日元的減損損失。2017財年由於海外的廣播電視業務表現堅挺,索尼影視娛樂的銷售額被認為首次達到1萬億日元。不過,在美國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等新興企業日益崛起的背景下,索尼影視娛樂的內容産業尚未描繪出如何生存發展下去的藍圖。

   

  索尼新社長吉田憲一郎4月1日上任。《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僅僅是給吉田獻上的一份賀禮,還是將成為索尼電影業務復活的信號,我們將拭目以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岩戶壽、櫻井芳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