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押注特斯拉的尷尬

2018/10/04


  松下想要摸清車載電池的供應對象、純電動汽車(EV)廠商美國特斯拉的走向。松下之前一直對特斯拉的前景表示樂觀,但是自從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的推特引發股票私有化騷動之後,松下開始改變看法。車載電池是松下成長戰略的支柱,而特斯拉是最大合作夥伴,松下為與特斯拉保持恰當距離而煞費苦心。

           

特斯拉CEO馬斯克(左)和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右)

     

  「這是在幹什麼!」,9月上旬,看了馬斯克吸食疑似大麻照片的松下高管十分震驚。因為松下的企業文化是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的「貫徹産業人的本分」等重視企業的社會公共性,所以無法容忍馬斯克如此輕率的行為。

  

  8月上旬,馬斯克發推特稱打算對特斯拉進行管理層收購(MBO)。因遭到股東的反對,約2周後撤回了該計劃。松下的高管認為,馬斯克不該這麼做,此舉甚至可能招致股東發起集體訴訟。

    

  松下除了從日本工廠向特斯拉供應電池外,還在美國內華達州與特斯拉共同運營電池工廠。這處工廠2017年正式投産,2019年3月底之前年産能將提高3成,達到35GWh(吉瓦時,1吉瓦時=100萬千瓦時)。工廠總投資額約為5千億日元,其中松下負擔約2千億日元。

    

  在松下約8萬億日元的合併銷售額中,面向企業的銷售額佔7成左右,車載電池是主力業務。雖然2017年被中國企業奪走車載電池全球份額之首的位置,不過松下仍是乘用車用電池領域的龍頭老大。

         

特斯拉的Model3(REUTERS)

      

  日美歐汽車廠商的混合動力車等約70款車型搭載松下電池。其中,1輛汽車搭載數千塊圓筒形電池的特斯拉的使用量遙遙領先,左右著松下車載電池業務的命運。

       


         

  6月中旬,松下的社長津賀一宏乘坐私人飛機前往美國,考察內華達州的工廠。特斯拉宣佈,6月底之前將新車「Model3」的周産量提高至5千輛。雖然不少聲音擔心難以實現,不過馬斯克拜託津賀「多多生産電池」,車輛生産狀況十分順利,因此打消了外界對特斯拉的擔憂。

  

   人才相繼出走

        

  接下來,特斯拉將擴大工廠或建設中國工廠。9月上旬,除了首席會計官(CAO)在入職特斯拉約1個月後離職外,還陸續有高管離職或停職。對於人心惶惶的特斯拉,松下重新燃起了擔憂。

    

  特斯拉的最終損益和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持續虧損。關於今後的投資,有松下的高管表示,「(特斯拉)未來將靠Model3賺錢,將確認是否有投資餘力」。德國戴姆勒等廠商開始推出純電動汽車,很可能動搖特斯拉的優勢地位。  

      

特斯拉的ModelX

     

  一方面,松下自身的經營保持穩定,自有資本比率約為30%,處於健全水準,年凈利潤超過2千億日元。在汽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背景下,電池的潛在客戶眾多。松下向與特斯拉共同運營的電池工廠投入了鉅額資金(與年凈利潤相倣),一旦特斯拉的經營出現動搖,將損害松下的成長期待。

          

  2011財年和2012財年,松下因電視業務不振,連續2財年出現超過7500億日元的最終虧損。松下從2000年代初期開始向電漿螢幕業務合計投入約6000億日元,在國內外建設工廠,但電漿螢幕最終敗給了液晶螢幕。

    

  2012年就任松下社長的津賀一宏堅定推行改革,向對企業業務轉型。松下的手頭資金在2013年3月底減少至約5千億日元,到2015年3月底恢復至約1.3萬億日元。

   

  松下在資金變寬裕的2014年與特斯拉就建設工廠達成協定,可以説與特斯拉的合作是津賀改革的象徵。

   

  津賀或許對馬斯克抱有近親感。他們一個不懼與原有體制發生衝突、果斷推行改革,一個用純電動汽車對抗主流的汽油車。

    

  不過9月18日有報導稱,美國司法部就特斯拉的私有化計劃展開調查。松下的高管表示,「估計年內將迎來關鍵時刻」,開始出現不看好特斯拉的觀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藤野逸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