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在中國(下)松下電池遭中國廠商緊追
2018/05/21
在中國,純電動汽車(EV)電池市場的爭奪戰被認為在數年內必將到來。由於中國政府變更政策,此前令日企痛苦不堪的「中國企業優先」舉措將逐步被取消。為了甩開充滿野心的中國廠商的追趕,在純電動汽車用電池領域居全球首位的松下將應對未來的市場增長。中日企業之間的交鋒迅速變得激烈。
新興企業迅猛增長
從北京市內向東南方向驅車2小時左右,就能看到中國大型電池廠商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總部。力神是一家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創立於1997年。向蘋果、戴爾、三星電子集團、華為技術等供應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用電池。
![]() |
在北京國際車展上,比亞迪(BYD)等中國企業展出了純電動汽車 |
根據中國將於2019年啟動的新能源車規定,汽車廠商必須製造和銷售一定比率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等新能源車。能否確保大量的電池供應將成為事關車企生死的問題。力神的一位員工表示,「我們沒給日本車供過貨,但有些正在談」。
力神在車載電池領域是新興企業,2012年才開始向電動巴士供貨,但顯示出驚人的增長曲線。2017年,力神的車載和消費類電池的合計産能達到10吉瓦時。
雖然産量並非全部面向車載領域,但該公司表示「為了應對純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長,到2020年産能將增加至30吉瓦時,到2025年增至60吉瓦時」,可見增長勢頭強勁。居全球首位的松下攜手美國特斯拉在內華達州建設的巨大電池工廠「Gigafactory」的産能為35吉瓦時。比較之下可以看出中國新興企業工廠的巨大規模。
![]() |
松下的社長津賀一宏提及電池業務的前景時表示,「將來如果純電動汽車真正掀起熱潮,將需要巨大的電池容量。例如(投資2000億日元左右的)10個Gigafactory左右的産能。那時才是真正的一決勝負。要在那時獲得勝利,需要不斷進行準備」。
不過近年來,日系電池企業多次被迫進行戰略轉型。日産把與NEC共同出資的車載電池子公司出售給中國的投資基金。大型電池製造商傑士湯淺(GS Yuasa Corporation)退出了和德國博世等共同開發車載電池單元的合資公司。松下則採用與豐田磋商合作的方式分散過度倒向特斯拉的風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